唐诗李白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李白写的诗歌(诗句)。渡荆门送别李白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全诗。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认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其为“诗仙”。其诗以抒情为主,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李太白集》。背景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读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说诗说说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品诗1、颔联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请做一赏析。2、颈联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谈谈你的看法。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阔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