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年月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
论民俗文化的选择
口韦坚平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广西南宁
摘要民俗文化的选择是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价值思维判断。最初的一
些民俗文化选择缘起于人类的本能选择,是由原始基本生活需求推动,从自然走向文化的选择。作为民俗文
化核心观念的群体功利观念影响着民俗文化的选择。“仿效”具有文化选择的意义。前民俗行为经群体选择
而成为民俗行为。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的群体选择由众多成员的选择逐渐集合而成。移风易俗要从俗民个
体的自由选择开始,让更多的人具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文化觉悟,让众多理智的个体选择集合成我们时代群
体的民俗文化选择。
关键词民俗文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民俗文化是在一个社会群体中历经传承的模承。如果这种价值思维判断由肯定变为否定,与
式化生活文化。民俗的形成、传承及变异,在某种之相对应的民俗就会发生变异,乃至消亡。
意义上是人类群体的文化选择的结果。本文也仅最初的一些民俗文化选择缘起于人类为满足
从民俗形成、传承及变异的过程探讨这种文化选原始生活基本需要时的一些本能选择,也就是说,
择的特点和意义。民俗文化选择是从原始先民对一些本能行为的简
单价值思维肯定开始的。人类的一些本能行为在
人的文化选择之前就已形成,正如美国社会学家
威廉·格拉汉·萨姆纳所指出的:
人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人类“大家认为,人类从它的动物祖先那里继承了一些
最初的社会文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现在称决定人的发展方向的本能⋯⋯动物祖先的行为方
之为“民俗”的社会生活文化,它是人类最初的文式塑造了形成人类习惯与好恶的渠道,诸事右手
化选择的结果。当先的习惯以及其他身心活动才得以发展起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为满足生活需要的劳动及来。”⋯㈣当然,动物的本能和人的本能有着本
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民俗在形成之初,都被质的区别。达尔文认为,“任何低于人的动物,是
认为是能满足群体社会生活某种正当需要的最合没有自我意识的。”【这似乎可以认为,人类
宜的行为方式,这“合宜”与否,就有一个民俗文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文化既是人类在劳
选择的过程。民俗文化的选择,是人类群体在社动及各种活动中创造的,同时也是在人类用意识
会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价值思维判断, 取代本能的过程中创造的。根据一些相关学科的
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经验、知识和价值感受的基础知识,我们知道人类的动物祖先古猿在对自然
上,对相关事物进行价值思维并作出判断的过程。物的利用、对自然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一
一般来说,凡是能满足社会生活的某种正当需要些自然习性。例如在饮食方面,人类的动物祖先
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思维活动存在于也像许多动物那样有了一定的饮食好恶习性,也
民俗的形成、传承及变异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形成了一些进食的习惯行为。为消除饥渴感而饮
这种价值思维判断的肯定,民俗就难以形成和传食,这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人类最初的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韦一,男,广西横县人,广西师汜学院中文学院副研究员。
维普资讯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
论民俗文化的选择.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