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张雪英【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和合作学“恐”等15个生字;规范书写“严寒”2个生字;多种方法理解“灭绝”“庞大”“辉煌”“严寒”等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初步感知文中介绍的几种恐龙灭绝的说法。3、激发学生探索恐龙灭绝原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知文中介绍的几种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教学过程】一、走近恐龙,图片识字。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张图片,请看。(出示图片)生:哇,是恐龙!师:看来大家都认识它,它是——生:恐龙——师:后鼻音读得很准,现在我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请注意看。它的上部是“巩”你在哪里遇到过吗?生:这是“巩固”的“巩”。师:没错!下面是个——生:心字底。师:除了恐龙之外你还能说几个词语吗?生:恐怕、惊恐……师:你看,这些词都与人的心情有关。请再认真地读一遍这个词。师:当你看到这图片上的恐龙时你会想到哪个词语来形容它?生:很大、特别大……师:文中有一个词也是表示特别大的意思。(出示:庞大)请读出它。生:庞大。师:“庞”也是后鼻音,大家读得非常正确。这么个庞然大物如今在地球上还能看到吗?生:看不到了。生:它消失了。生:是灭绝了。师:“灭绝”这个词用得准确。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后来不再存在了,这就叫“灭绝”。(板书“灭绝”补全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出示图片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图片识字比较直观。所选的是雷龙的图片,体型尤其庞大,对于识记“庞大”并且理解其意思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学生理解“灭绝”也很容易。用时大约2分钟。)二、了解恐龙,语境识字。师:如今地球是已经没有恐龙了,在哪里还可以看到恐龙呢?生:书籍、电影、博物馆……(出示: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师:请你读这句话。生读。师:这句话中有四个生字,你读得非常准确。只是“博物馆”的“博”字发音有点不到位,请跟老师读一遍。生读。师:这回读得好多了。谁再读一遍?生读。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没有标点的地方也适当停顿一下,这样你读的时候会觉得更舒服一些。生再读。师:这就好多了。往日的恐龙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能想到吗?生:不知道……师:(出示图片)请看,青山绿水丛林之间,天上飞的是——生:恐龙。师:水里游的是——生:恐龙——师:地上爬的也是——生:恐龙——师:可以说,当时的地球上恐龙就是霸主。它们往日的那种生存状态这句话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生:(略迟疑)辉煌。师:是的,辉煌。请齐读一遍这句话。师:当恐龙在地球上“辉煌”地活着的时候,我们人类在哪儿呢?生:那时候还没有人类呢!师:说得对,请你给大家读一下这段话。(出示: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师:读了这段话,你们知道了什么?生:恐龙的历史比人类的长。师:请你再读一遍。生读。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他在读文时强调了几个地方?生:他重读了“三四百万年”和“大约两亿年”还有最后的“可就短多了”。师:请问刚才那位同学你为什么这么读呢?生:这样读是为了突出恐龙的历史很长,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师:你很会读书。就是这样的,恰当的重音再配合恰当的语速和语调,能让听的人更加明白文中表达的意思。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师: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师:那就赶紧读一读课文吧,文中有答案。(设计意图:第一句话中有四个生字“类、或者、籍”,读第一遍时关注是否读准字音。读第二遍时指导长句子的读法。“辉煌”一词在本册《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出现过,但与本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观看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图片,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初步领悟此处的“辉煌”。第二段文字是本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明白恐龙的历史比人类长得多,这实在很让人惊叹。进而转折到“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这个问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欲望同时也让读文更有目的性。这个环节用时大约8分钟。)三、自由读文,集中识字。(出示读文要求:。。)生自由读文,师提示遇到不认识的字除了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同伴或者老师。师:生字都认识了吗?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认识了。师:别着急,老师建议你先跟同伴相互检查一下,不仅要读准字音还可以给生字找个伙伴组成词语,当同伴有误的时候你要给他纠正一下。生之间相互检查生字的认读。师:这回准备得够充分了吧。生:准备好了。师:好,那就先开一列“生字小火车”吧!(出示生词“恐龙、人类、庞大、或者、书籍、枯萎、死亡、偷吃”,词语有的是刚才识记过的,有的是生活中或以前的阅读中常见的。)生很顺利地读完了所有词语。
《恐龙的灭绝》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