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公务员考试:如何巧解语句排序题.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句排序题本身并不难,考生可以从逻辑、关联词、因果关系、人称等各个方面入手。但是如果考生没用找到合适的方法,解答起来会比较浪费时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从考试中心书店了解到,做语句排序题要遵循以下三点: 1、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逻辑。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 2、语句上要前后照应、上承下接。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3、借助选项的不同可以获得一部分提示,有利于快速解题。  本文由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编辑部供稿,为配合考生复习,目前《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教材已经开始发行,本书包含行测和申论两部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用书,在考生中享有较好的口碑。有意向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可登录考试中心书店统一预定:/?act=goods&cid=1。(一)事理的逻辑性(基本方法) 事理的逻辑性,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地认识到,______________,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①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③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④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⑤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A.④⑤②③①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①③【解析】D。题中②⑤是对④的解释和补充,所以②⑤排在④之后,排除B、C两项。①和③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目标指向,因此③排在①之后,排除A项。本题是按照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确定目标的逻辑顺序来解答的,只有D项最符合逻辑顺序和语言习惯。【例2】①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②凤凰县位于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③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日天星山④下得山来,性犹未尽,还可去奇梁洞⑤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⑥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 A.②①⑤③④⑥ B.②①③⑤⑥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⑤③④②①⑥【解析】B。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凤凰古城,②为提出这一主题的发语句,所以应该在段首,C、D两项排除;而在进行描写时所遵循的是“城内”、“出了城”、“进山”、“上山顶”、“下得山来”这样的顺序,这些关键词在句中都有体现,并且暗示了下一句将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按照这样的顺序,

江苏公务员考试:如何巧解语句排序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