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论文并购的基本理论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并购的动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降低成本费用。,提升行业战略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以获取超额利润。。,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投资风险。并购的案例分析(这次我分析的案例是SEB集团并购苏泊尔的案例。)公司简介SEB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是法国SEB集团的一家资子公司。SEB集团具有152年的历史,成立于1857年,1975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用小电器和炊具业务领域内拥有世界领先技术与知名产品的国际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电器和炊具生产商之一。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8月27日。2002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03年,苏泊尔集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被列入中国民企500强171位。2004年8月,苏泊尔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苏泊尔已成为中国专业化厨卫炊具、家电领先品牌。其压力锅产品连续8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购动机SEB集团的动机:(1)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获取规模效益,有利于跨国经营。对于SEB来说,斥巨资收购苏泊尔的控股权,意味着拥有了整条中国炊具和小家电销售渠道、占领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而且中国的消费面临着快速升级,市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通过收购中国企业,将在法国产能、销售中心外迁至中国,同世界级打入中国市场,就成了SEB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手段。(2)获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增强市场占有力,降低经营风险。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因而SEB在欧洲的经济效益日趋下滑。2006年,%,使其全球业务增长中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初,SEB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小型厨具主要在中国生产制造,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有法是没有必要的。苏泊尔集团的动机(1)核心能力互补。1、SEB的技术。资金优势与苏泊尔的成本优势互补。2、苏泊尔的国内营销网络与SEB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互补。尽管苏泊尔的外销份额在逐年扩大,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但是在欧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感极强,光靠企业自己进军是不现实的。(2)化对手为朋友,合作经营。与其让SEB选择其他国内企业(如爱仕达集团)合作变成苏泊尔的强大竞争对手,不如抓住契机与SEB联手,把苏泊尔发展成炊具、小家电领域的航母。但是这必须在苏泊尔创始家族放弃控股地位的前提下,SEB才会输入商标、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对此,苏显泽是这样分析的:“一个选择是自己握住控股全不放,等有机会自己发展;另一个是选择放弃控股权,联手SEB把企业做大,缩短迈向国际化的进
典案例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