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庆三大宗教.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庆三大宗教历史及建筑佛教在安庆最早入皖的僧人是建武元年(317年)随晋元帝南渡的童师和尚。安庆市现存最早的佛教遗产,是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童师和尚主持建造的潜山县太平寺塔、岳西县法云寺千佛塔。童师和尚是晋朝一位名望极高、影响力极大的大德高僧。他在当时的皖县境内造了太平寺、太平塔、西门塔、千佛塔、资福塔。安庆市境内最早的佛教遗址,是东晋大兴二年(320年)建于太湖县寺前镇嵯峨寨的佛图寺(可惜在1958年被全部拆毁),建寺者是印度僧人佛图澄。对此《太湖县志》记载,印度高僧佛图澄于320年来当地传播佛教。迎江寺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曾名“古万佛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新募建,明末被毁。清朝初年又重建,以后陆续有整修扩建,可是在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名“迎江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迎江寺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伊斯兰教在安庆元末明初,回民定居安庆。长期以来,安庆回民笃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一些教规逐步演变成风俗习惯。信教者皆做念、礼、斋、深、朝等五功。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举行会礼、办圣会。 清末,安庆回民教坊组织的管理机构为执事会,有执事若干,主事马敏斋。这任主事主要功绩是重建南关清真寺 安庆伊斯兰教教堂为大南口南关清真寺。坐落在清真寺街11号。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五年建成。清康熙年间重修。安庆共有清真寺6座,即南关、西关、女清真寺、城郊茅岭、马坂清真寺及马店清真寺(今皖河农场)。安庆的清真寺清真寺位于大南门江岸上(清真寺街7号),建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65年),当时面积较小,取名“清真堂”。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兵焚。同治九年(1870年)由回民筹资在原址重建并扩大规模,改名“清真寺”。寺内原有阿文碑记、匾额、对联约五六十件,还有铜鼎、字画六方宫灯,这些珍贵文物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大殿。基督教在安庆安庆应该算是基督教传入安徽最早的地方。1869年3月,英国中华内地会传教士密道生()、卫养生(JamesWilliamson)到安庆,在北正街西右坊租民房15间设圣爱堂,作布道场所。美国圣公会更早入华。美国圣公会海外传道会派文惠廉于1845年到上海建立上海教区,1901年建立汉口教区,之后沿长江西上,开拓湖南湖北教区外,延伸至安徽江西。1885年进入芜湖,1894年进入安庆,1901年进入九江,1907年进入南昌等地建立宣教站。至1910年建立安庆教区,管辖安徽江西教务,故又称皖赣教区。1894年,美国圣公会派华人传教士黄郎斋到安庆传教并筹建教堂。6年后,美籍传教士林学汝在双井街租房传教。后得富绅路琪光等人捐助,于第二年在大二郎巷购房兴建教堂,名安庆救主座堂。安庆的基督教堂基督教的分支————天主教在安庆的教堂,天主堂坐落于安庆市孝肃路和锡麟街交汇处,地处繁华商业街区,交通便利。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5841平方米,建筑面积6091平方米,由耶稣圣心堂、神甫楼、门厅及庭院组成,是近现代天主教重要的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天主堂主体建筑耶稣圣心堂始建于1871年,建成于1893年,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以山墙面为主要入口,门窗顶部均用半圆形券,大屋顶,是长江流域基督教堂中唯一的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小结安庆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非常险要且资源丰富,因此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名人辈出,宗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世界三大宗教都在此传播,并把安庆作为“传播第一线”,而各自宗教建筑的特点融合了中国建筑的特点,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petitors10

安庆三大宗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nwofei86
  • 文件大小12.04 MB
  • 时间2019-04-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