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邓铁涛眼前的这位老者,满面红光,笑容可鞠。一头银发,一身唐装,一把折扇,显得道骨仙风。他就是2009年7月1日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的邓铁涛。名医世家邓铁涛,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开平一个名医世家。父亲邓梦觉一心悬壶济世,早年奔赴香港拜名医学师,后来回广州开业坐堂应诊。耳濡目染,年少的邓铁涛也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邓铁涛考入广东省中医药专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中医高等教育。后来,他在番禺考取了中医师资格。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香港创办了“南国新中医学院”,向民众普及中医知识。1939年,在父亲去世后,邓铁涛接替父亲在香港南昌街芝兰堂坐堂应诊。此后的邓铁涛,开始像父亲一样一生专注于行医济世。为中医正名多年以来,社会上一直流行一种看法:中医只能治未病、慢病,不能治急症、重症。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对于上述说法,邓老分析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切与旧传统相关的东西都遭到了质疑和漠视,延续几千年的中医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西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医还一直处在个体开业的阶段,因此国家推行公费医疗,定点医院全是西医院,这种局面造成了中医很少能接触到急性、危重病人,没有实践的机会,人们也就以为中医治不了急症。“老一辈的中医,比如我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开办家庭医院,或者到病人家里去出诊,什么样的疑难、危重病情都见识过,治疗过。”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急症、重症,应当用疗效说话,邓老举了几个实例: 运用古方见奇效空军某医院曾经接诊过一个误吞了铁钉的10个月大的婴儿,钉子卡在小孩的胃里。第三天,孩子开始发烧、抽搐,还一度休克。由于孩子年纪太小,怕过不了麻醉关、感染关,西医不敢开刀把钉子取出来。无奈之下,他们找了中医张景述求助。张看了以后,按照清代《验方新编》中“误吞铁钉”的古方,把骨碳粉和进稀饭里调匀,喂孩子吃下去,又给他吃了一汤勺蓖麻油。12个小时后,小孩就顺利把钉子排了出来,保住了性命。抗击非典显神威据统计,非典期间,中国大陆死亡率最低,而广州的死亡率更低。追根溯源,在于广州中医介入治疗最早。邓老说,当时中医并没有纠结于寻找“冠状病毒”,而是根据当时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与病人的症状表现,认定SARS是湿邪为主的瘟疫病,采取辨证治疗与预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西医,千方百计用电子显微镜捕捉“冠状病毒”,然后找寻防治之法,其目的也仅仅是杀灭病毒。“事实证明,中医防治SARS效果胜于西医,已可定论!”治疗艾滋病有前景“不仅是非典,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他用中医疗法在维持治疗一个艾滋病患者。现在世界上常用的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需要很多钱,原理就是取很多种西药,其中某一种特别有疗效,把它们混合起来。这其实就很类似中医的汤剂了。而对免疫功能的疾病治疗,本来就是中医的强项。对治疗艾滋病的研制应该请中医参与。我敢下这个定论,中医的参与会让治疗艾滋病有突破性的进展。”由此可见,中医对治疗急症、重症同样很有效果。不论是历朝历代的古方和经验,还是新出现的疑难病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都有很好的疗效。不是中医治不了病,只是中医缺乏传承,队伍小,影响力也就相对弱了。邓老对于中医缺乏传承,一直耿耿于怀。百岁高龄的邓老拿折扇狠狠敲着自己的大腿,立下壮志:“中医不兴死不休。”中医养生,
国医大师邓铁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