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羊常见病的防治夏秋季是羊腐蹄病、眼病、中暑、蓝舌病的高发期。本人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特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腐蹄病病因:炎热雨季,圈舍潮湿泥泞,易患此病。诱因则是草中钙、磷不平衡,致使蹄部角质疏松,粪尿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以及被石子、铁屑、碎玻璃等刺伤蹄部,均能致病。也有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的。治疗: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烂,可用5%~10%的浓碘酊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洗,若是蹄底软组织腐烂,要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底孔或洞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外面再涂上松馏油,借以防腐防酸,也可用碘胺或一些抗菌素软膏等。对急性病例,要控制败血症的发生,还应该注意用青、链霉素以及广谱抗菌素药物进行全身治疗。预防:注意喂给适量矿物质,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粪尿。在圈的进门处要放置10%的硫酸铜溶液浸湿草袋,给羊蹄消毒。眼病羊眼病多发生在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并多发生在一侧或两侧眼部,发病率高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病羊流泪、怕光,眼睑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发病当天可见角膜混浊,呈灰白色半透明或乳白色的不透明,一般先从角膜边缘开始,渐向眼中央发展,最后可使视力完全丧失。治疗:1%~2%硼酸水将病眼冲洗干净。将四环素药膏每天早晚各一次涂于眼中。青霉素和链霉素各50万国际单位加蒸馏水10毫升冲洗,10毫升肌肉注射。中暑本病是因在炎热的阳光下放牧,或关在通风不良、潮湿闷热的车厢或栏舍内而发生。病初羊精神不振,常常围着圈打转,四肢发抖,步态不稳,呼吸短促,眼结膜红并逐渐变为蓝紫色,逐渐体温升高到40~42℃,心跳快而弱,皮肤干热,继而大量出汗,鼻孔流出泡状液体,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很快昏倒,昏倒时眼球闪动,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很快死亡。治疗:①将病羊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往头上浇淋冷水或凉水灌肠。注射安钠加,大羊3~5毫升,给予食盐水饮用,必要时可投喂清凉剂。②颈静脉放血80~100毫升,放血后补液,可用5%糖盐水500毫升加入10%安钠加4毫升。③纠正酸中毒,及时对症治疗,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50~100毫升。心脏衰弱及循环虚脱时,皮下注射5%硫酸苯异丙胺溶液20~40毫升。预防:不在炎热的阳光下放牧。车厢、羊舍要通风凉爽,防止闷热。多给饮水和清凉多汁的饲料。蓝舌病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口腔和胃肠道黏膜溃疡性炎症变化,乳房和蹄冠上也常有病变,且常因蹄真皮层遭受侵害而发生跛行。患病动物为传染源,主要由媒介昆虫――伊蚊及库蠓传播,呈季节性流行。多发于湿热的夏季和早秋,特别是池塘、河流多的潮湿低洼地区易发此病。症状:该病一般潜伏期为4~10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高热稽留4~5天,精神萎
夏秋季节羊常见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