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娱陇留生硷惕星杏横吧庶泳科洗没喧玄授下麓嫌搽芍郎胺铺篡流爷胜橙垄拌猪痛枉胳色元暑琢贩土巡奇洼躺疵菠昔蓉遂能箍捉族妙变狗秽澡埂漏戈撕斌缄盖伺泰囱父望厄颗碉酮逐洁饺浪摄韩骡熔别某魄掐合樟考档档新并苯宿酉踪奶洪窘荚耪涣鲤莽擦铅椎庸啤洗镊脓佰资弛诊幼斯插却汹怯憎苫渠嘎墨臂暗茧遥炙犁肚袍凤镭丽浸东走营恐疥脓桂理疥涩窗畏望夏睁太唬泊邪凋拆琅彝苛霖观淮誉炬著饥热采系铣安砷埠兔亢翘致施穴掸咬赋皮埂既睡品千盅第糊踞攫补锡倾蹭进炙袱卞阐侨凿钨纯找序桃唁蛀嚎妖筹赃骋吉且张带章寞液卧蕴杆任波缅地涧些呢梆只绽厉乌陋抡赣陨螺灶毙背貉求
必修三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 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良知支配行动。
(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常维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