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灵膏(《随息居饮食谱》) [用料]龙眼肉250克,西洋参15克,白糖适量。[制作]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即成。[食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吃下。[效用]补血养心,益肺生津。适宜于虚劳赢瘦,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神疲,津少口干等症患者眼食。[解说]龙眼肉为补益佳果,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为养心补虚佳品。西洋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能力。它性偏凉,为阴虚体质者所宜,近人张锡纯称它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龙眼肉与西洋参制膏,功能大补气血,有很好的补益效用,故清代医家王孟英称它为“代参膏”,说它“力胜参芪”。它不但效力大,而且味道极好,颇受人们的喜欢。[注意]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不宜食用注意:王孟英是食疗家。龙眼补正,养心血,和西洋参配在一起,西洋参因为是凉的,可以把龙眼的热气化掉。玉灵膏的做法:龙眼肉一两,西洋参一钱,白糖少许,煮饭时蒸,王孟英说蒸100次,其实不用那么多。制好后,每次用一勺,一调羹,冲水服,可以养心血,补气。——《随息居饮食谱》食疗:那些能当药吃的食物(图)核心提示:中医向来讲究药食同源,能吃饭,当然不愿吃那些黑乎乎、苦兮兮的药。厨房里、零食柜中,那些普通食物既然可以当药,那何乐而不为呢?龙眼补足心血不上火龙眼肉,其实就是鲜桂圆晾晒成干,是一味养心养脾的好药。龙眼药性:龙眼味甘性平气香,液浓而润,为心脾要药。治疗心脾气血两亏的重要药物,一般来说,龙眼挑颜色深的好,赤色入心,甘味入脾,龙眼肉最重要的功能是补心血。有人会出现心悸怔忡的症状,觉得心突然悬起,一阵乱跳。伴随着气力不足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心血不足。打个形象的比方来说,如果心脏是一台液压机,必须要保证液压机里有足够的液体,否则机器空转则坏。在人体里面,我们的心脏要靠心血来养,如果心脏空转,人就感觉突然心脏空悬一下。病例:某男,45岁,因在单位劳累,思虑过度,导致严重的心律不齐,摸脉跳几下停一下,跳几下停一下。并伴随肝气不舒。中医诊治:先疏通肝气。然后买一斤龙眼肉与西洋参一起服用,心律不齐症状消失。读者可能会疑惑,我们历来觉得吃龙眼会上火,吃那么多龙眼肉,心悸固然能治好,但是上火也会很难受吧!放心,自有妙招来化解龙眼的火气。龙眼肉药性温热,孕妇最好慎服,一热则动胎气。清代名医王孟英就有一个以龙眼为主的食疗方子,叫做玉灵膏。玉灵膏:龙眼肉一两,西洋参一钱,放在小碗里加水,煮饭的时候,就放在饭上蒸熟烂,然后用调羹服食,一天一勺足矣。因为龙眼肉偏热,在这个方子里巧妙地用西洋参的凉性制住龙眼肉之热性,因此可以放心服用。注意:龙眼肉药性温热,孕妇最好慎服,因为药的热性容易影响胎气。龙眼壳核有妙用 龙眼肉鲜者洁白晶莹,质嫩多脂,甘甜味美,素有骊珠之誉,堪称果中珍品。而干者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龙眼之外壳及内在之核仁,无论作果充药,皆弃而不用。其实,龙眼之壳、核,俱是药中良剂,药效之佳竟有无可比拟与替代,非仅废物不废之谓也。 从功效的角度来看,龙眼肉干可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而龙眼壳和龙眼核的药用功效,却少有
玉灵膏《随息居食谱》王孟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