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死亡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的死亡教育课当我带着女儿优优飞赴德国与老公团聚并定居时,我的父母恋恋不舍地将我们送到机场,母亲抹着眼泪说我们这一去就是聚少离多,叮嘱我们经常回国看看他们,让他们死之前能多见我们几面。上飞机后,优优问我:死是怎么回事?外婆为什么说自己会死?死了之后她会去哪里?为什么死了之后就见不到我们了……这一连串的问题硬是把我给问住了。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毕竟她还只是个才5岁的孩子,我觉得让她弄懂什么是死亡是件很复杂的事情。而且,我觉得让一个小孩子知道每个人将来都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会对她的心理造成阴影和伤害的。所以,我最后未能免俗地用睡着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诸如此类的话把优优搪塞了过去,并及时转移了话题。因为我不想让优优太早弄懂死亡这件让人悲伤的事儿。作为母亲,我觉得我这么做是在保护她。没想到的是,到了德国后,我发现我的这种保护性做法是徒劳,那边竟然将死亡列为了一门教育内容……优优到德国进了幼儿园,没过多久,她回家告诉我说下周三老师要给他们上一堂死亡教育课,并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去参加。怀念花生那天我满腹疑惑地去了,到了幼儿园才知道原来是优优班上同学们集体养的兔子“花生”死了,老师要大家一起给它开个追悼会。老师很坦然地说道:花生的离世让很多喜欢它的同学很悲伤,当然也有不喜欢它的同学表现得若无其事,但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不对的。死亡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伤心得无法自拔,应该带着一种怜悯之心坦然面对……死亡教育课最后变成了一堂手工课,班上的学生们一起动手给花生做了纪念册,大家把平时给花生拍的照片集中到了这本册子里,每个人都在册子里写上了想对花生说的话。纪念册完成后,老师把它摆到了教室后边的陈列架上,说每个同学都可以随时去取下来看。她还告诉大家:花生在生前得到了你们细心的照料,因为你们,花生走过了一段幸福的生命之旅。同样,花生还在的时候也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所以,花生离开时心里是感谢大家的,而大家也应该感激并肯定花生曾经存在的价值……回家后我问优优:关于花生的死,你是怎么想的呢?优优回答:我才认识花生不到三个星期它就死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一样很难过。可是听老师说了以后,我就没那么难过了,觉得花生离开就像花儿要枯萎、树会落叶一样,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我开始觉得,幼儿园的死亡教育课,不仅不恐怖,而且很有效。优优提出要在家养一只小白兔,我满足了她这个要求,她给新的小白兔起了个名字也叫花生。爷爷变成了幽灵过了一段时间后,幼儿园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本绘本,让他们带回家由家长辅助他们阅读。光看封面的书名就让人有点头皮发麻――《爷爷变成了幽灵》。但当我陪伴优优阅读的时候,我发觉这本有关死亡的书籍其实非常温情。书中的男孩叫艾斯本,他最喜欢的人是爷爷霍尔格。不料爷爷突发心脏病猝死,艾斯本非常伤心,哭个不停。结果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看着艾斯本。他忍不住问道:爷爷,你不是死了吗?爷爷回答说:我也以为我死了。艾斯本继续问:难道你变成了幽灵?他告诉爷爷书上说只要幽灵愿意,就可以穿过墙。爷爷开心地说那我来试试。于是爷爷穿墙走了出去,然后又走了回来。艾斯本觉得爷爷变成幽灵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爷爷也每天晚上都来找艾斯本玩。可是有一天,爷爷叹气说他好像并不快乐,因为他不能总当一个幽灵吧,他告诉艾斯本说他从书中得知,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才会
德国-死亡是最的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