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神湖拉姆拉措飞机降落在贡嘎的雅鲁藏布江南岸,我们顺雅鲁藏布江东去,到加查去,去探访神湖拉姆拉措。崭新的柏油路穿越金黄的油菜花田,在一片壮丽的废墟下陡然变成了颠簸的土路。拉加里王宫经历了从13世纪以来漫长的构建,终究成为废墟。但它依然傲慢地俯视着我们的四驱越野车,奔进布丹拉无尽的盘山险路。因为从桑日县到加查有一段雅鲁藏布江中游著名的峡谷区,这段峡谷长42公里,宽只有30米,落差竟达800米。江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奔流而下,沿江无路可走。所以自古以来,从贡嘎去加查,或涉险早期佛教圣地沃卡的深山,或绕行曲松路远山险的高山。现在从山南去林芝的公路就是从海拔3600米的桑日县南绕曲松,翻越海拔5088米的布丹拉山,再下盘到雅鲁藏布江边海拔3240米的加查县城。沿途峡谷中的藏木水电站和加查至桑日段沿江公路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等山南林芝公路改建好了以后,再到加查就看不到布丹拉的艰难了。也许从天上看布丹拉山,几十公里盘山公路真的像文学作品里描述的有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徐徐展开。如今驾车翻越布丹拉,即便是老手,也一样会心惊胆寒。有人说,五六月份,布丹拉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艳丽娇媚的杜鹃、苏罗玛布和邦锦梅朵,但冬季走上黄土飞扬的公路,犹如冲进烟火弥漫的战场。幸好在布丹拉山顶,一片乌云飞过,一阵冷雨洒落,我们在蓝天白云间走过了经幡飞舞的山口。壮着胆走近悬崖,在飘舞的白云间,可以见到绿色丝线般的雅鲁藏布江缠绕在深谷,缠绕在层层经书般的加查山谷里。布丹拉山,传说是莲花生大师派乌鸦往曲科杰寺送经书,乌鸦叨着一捆经书飞越布丹拉山时非常疲劳,于是停在悬崖上休息,它一张开嘴喘气,经书就被风吹散飘落在山谷里,于是峡谷里的大山就变得层层叠叠的了。站在布丹拉山顶,遥望东北远方,渴望能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看到我们要去的西藏最神圣的天湖,看到如意法轮之象的雪山,看到四座雪山三条冰河的汇合处的曲科杰寺。但白云卷起,我们沉没在寒冷的云雾之中。下山的公路更加陡峭,甚至有如闯过鬼门关的感觉,但毕竟是海拔越来越低,树木越来越茂密,村落也开始多了起来。江边有了新建的雅鲁藏布江大桥,藏木水电站和沿江公路上,巨大的工程车辆在忙碌着。更喜人的是村边那些巨大的核桃树,尤其是到了雅鲁藏布江边的加查安饶镇,有大片的千年核桃林,远远望去,酷似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在为我们遮住漫天的飞土。加查,藏语意为“汉盐”。西藏的故事常离不开文成公主,加查也一样,加查曾是吐蕃时期活动频繁的一处要地,相传文成公主曾到过这里,她看见这里缺盐巴,就把一块盐放在雅鲁藏布江边的石洞里,从此洞里就流出了盐水。穿过繁华的加查县城,我们继续沿着雅鲁藏布江南岸东去。不久,公路分岔,东去朗县、米林,北去过江到崔久乡。新旧两座索桥并列横跨在滔滔的雅鲁藏布江上,走上北岸,路标显示到崔久乡48公里。公路穿过飘满经幡的小村,白塔在核桃树林中掠过,沿江走了大约10公里后,我们才离开雅鲁藏布江,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丝波绒河,向北走进一条秀丽的山谷。有人说,崔久,藏语的意思是宝瓶,有人说是“长寿”,传说莲花生大师为普度众生炼就了“长寿丹”,然后装在宝瓶中,他还将永保一方平安的咒语装在宝瓶里。后来宝瓶变成了两座山峰,从宝瓶下流出的一眼泉水名为“长寿泉”,当地百姓一年四季都饮用此泉水,大家都说饮此水能健康长寿。崔久这个地方古称“杰梅多塘”,又称“噶摩炯”,是西藏有名的秘密神地之一。
探访神湖拉姆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