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斌:我与儿童文学的不解之缘李学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兼任《读友・少年文学》特约主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1997年开始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已出版图书20余部。其中小说代表作有《蔚蓝色的夏天》《天使没有长大》《塔校故事》等;理论代表作有《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沉潜的水滴》《童年审美与文本趣味》等。主编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导读》《幼儿文学理论应用》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材,以及《二十一世纪读友新课标儿童文学拓展阅读书系》、《世纪学友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等小学教辅读物;参与编写《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理论与实践》等高校教材。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幼儿文学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等奖项。日期:2013年5月20日采访:周敏很久以前就认识李学斌老师了,那时他给《东方少年》写儿童文学作品,为我刊写了很多好看的小说;后来我们成为了同行,他成为了一名编辑,写作并编辑儿童文学作品;再后来,他离职考取了儿童文学博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教授儿童文学。看来,李老师注定这一生都要结缘儿童文学了。东方少年:敬爱的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专访,请和喜欢您的小读者打个招呼吧! 李学斌: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大朋友。我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大约年纪相仿,叫我李伯伯或李叔叔都可以。东方少年:您出生在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童年时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吗?和我们说说您的家乡吧。李学斌:我的家乡是宁夏北部一个叫平罗县的地方。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上高中之前,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有好几次,我跟父亲到城里去卖土豆。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到上海上大学。现在,我在大学里教书。我教出来的学生,一大半都当了小学语文老师。说不定,你们现在的语文老师就曾经是我的学生呢。宁夏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家一定很熟悉。可贺兰山你们知道吗?就是民族英雄岳飞曾抗击金兵的地方,他的词《满江红》里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就是指这个地方。宁夏有“塞外江南”的美誉,还有“千里黄河富宁夏”之说。都是说宁夏山川秀丽、物产富饶。历史上,黄河中下游一段时常泛滥、闹水患,但是,宁夏这一段黄河,却像温良贤淑的女子,以博大宽厚的襟怀滋养着两岸的山川、子民。因此,宁夏的灌溉农业很发达,一直有“西北粮仓”之称。宁夏的物产很丰富。最为著名的就是享誉海内外的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其中,红宝是枸杞、黄宝是甘草、蓝宝是贺兰砚、白宝是滩羊皮、黑宝是发菜。宁夏是地处大西北的内陆省份,是全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回族占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不过,我不是回民,是标准的汉族人。东方少年:您学生时代喜欢读书吗?最钟爱哪类书籍? 李学斌:我小时候很喜欢读书。我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除了课本,家里没有一本课外书。好在村子里最好的朋友的爸爸是中学校长,他们家有很多书。朋友的爸爸给他订了《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但是很奇怪,他不喜欢看。而我则看得特别入迷。我每个星期都到他家去借书看,我最喜欢读那些想象很丰富的童话和特别贴近自己生活的儿童小说。因为读的书多,中小学里,我的作文都是班级
李学斌- 我与童文学的不解之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