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稻纹枯病发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若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则会严重影响到水稻的正常生长。基于此,为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保障水稻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文章分析了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轻病害危害的综合防控措施,供参考。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控措施水稻纹枯病又叫水稻云斑病、水稻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若不及时进行防治,不仅会使水稻剑叶提早枯黄,影响谷粒灌浆,严重时会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病情严重时田块减产可达40%以上,严重威胁水稻稳产高产。近年来,随着品种布局的调整、栽培措施的改变以及气候因素的变化,加之人们对纹枯病的重视不够,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为减轻纹枯病对水稻的危害,保障水稻安全、稳定生产,务农工作者必须清晰认识到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根据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一、发生原因分析 。水稻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水渍状边缘模糊的小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变成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致半透明状,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形成大病斑,致叶片发黄枯死。病枝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发病后形成菌核,易脱落于土壤中,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而菌核主要在土壤中及病草、病蔸上越冬,田边杂草上的菌丝作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因此,土壤中菌核残留量大小是决定水稻纹枯病发病的程度。而影响土壤中菌核量的主要因素:一是水旱轮作较少,旱作花工且货价比不高,水稻连续种植,从而造成土壤中致病的菌量日积月多,危害加重。二是田间病源菌处理不彻底。在我市东成镇下湖村委会测报点附近的双晚田调查发现,水稻连作,虽然大部分稻草还田,但病草未经杀菌腐熟甚至部分直接遗留田间,不但造成菌源积累加重发病。同时,也是水稻纹枯病菌初侵染源头。 。高温高湿是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温湿度综合影响着纹枯病的发生蔓延。温度是决定病情每年在水稻上发生早迟的主要原因,而湿度则对病情的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水稻纹枯病一般在气温22℃以上,相对湿度97%时开始发病。气温在25~31℃饱和湿度是水稻纹枯病流行的有利条件。我市地处珠三角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资源供大于需,四季宜耕,年平均降雨量2560毫米,,有半年以上的月平均温度超过23℃,无霜期长达358天,极适宜水稻生产发展,但高温高湿的气侯造成我市是全省水稻稻瘟纹枯病的高感应区,要特别注意防治。 。良种是夺取丰收的先决条件,种植的品种必须是经过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水稻优良品,目前我市在生产上主推种植的水稻常规稻品种主要有:粤晶丝苗、黄莉占、华航31号、象牙香占、合丰占等,杂交稻有:广8优169,永丰优9802、深优5814、Y两优423等,但我市是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高感染区,这些品种的抗病能力相对不是很好,而分蘖率强,产量高的品种叶片相对偏大,易造成田间通透性差,容易发病,只能够采取勤换高抗性好的优良水稻点种的方法。 。肥水管理与纹枯病发病是有直接联系的。长期以来农民形成的意识“宁肯水淹,不肯晒田”

水稻纹枯病发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4-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