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石板村落 镇山.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石板村落镇山村历经400年风霜,一个用石板做成的村寨仍然坚实如故,至今仍散发着悠悠的历史芬芳的“石文化”。似水流年,让我们一并走进这个多姿多彩、有丰富文化内涵地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看看这座村寨的传统与环境、布依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体会一下历史与艺术的“文物”是如何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别处,冷冰冰的石头、石板可能不会引起你的注意,但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镇山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些石头、石板了。从风景秀丽的花溪公园向西驱车半个多小时,沿着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大路就可以进入镇山村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寨门口的天然石拱大门,“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几个大字就深深地刻在石拱大门上。听寨中75岁的布依族老人梁臣礼说,古老的镇山村原来是明代戍边军队的一个屯军要塞,为防战火而用石质材料修建,清代中后期成为以布依族村民为主的民族聚居点。目前全村共有151户人家,以李、班二种姓氏为主,尽管姓氏不同,但却是同宗。李氏祖先李仁宇原为江西吉安府人,明万历年间为官,为平南蛮扰乱,奉命带军数千入黔,驻扎石板哨。现在李氏后人为第17代,他们在此已生活了有400多年的历史。走进镇山村,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石街、石房、石巷、石墙、石瓦、石柱,宛如一个天然石头博物馆,更不用说石头砌成的城墙了,一幢幢石头民房鳞次栉比,依山而建,颇为壮观,每个房顶都是用切割整齐的石板铺盖,高低叠压,成梭形状,错落有致,远看形如鱼鳞兽甲,慢慢地沿民居一家一户参观,你还会看到用石头做成的器具、水缸、猪槽、马厩等,就连庙中的山神、土地爷也是用石头做成的,这里好像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看见一群手拿照相机的陌生人走进村寨,梁臣礼老人主动迎接上来,自告奋勇作我们的向导。在他家里,我们仔细地看了看他家的房子,除房横梁用的是木头外,全房其余的部分则全是石头,房子墙体用的是方型大石板垒成,房顶也是用切割整齐的大石板为瓦覆盖,同行的一位女同胞大惑不解地问到:“这石板房会漏雨吗?冬天冷风会吹进来吗?”梁臣礼老人听后大笑起来:“哦,当然不会,我们在这个房子里生活得很好,虽然没有你们的房子漂亮,但它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而且冬暖夏凉。”说完后,老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房顶的凉台上喝茶,在凉台上,用石头做成的石凳、茶几非常漂亮,别具一格,整个石板村一览在目,实在让人心旷神怡。凉台上,老人给我们讲了石板村的来历后,又讲了本民族的婚姻习俗。石板村由于绝大多数人为同宗,所以本村内不开亲,村中男女青年都是与外村人联姻,同其他民族一样,布依族男女也是通过对山歌来增进了解和实现婚嫁的,他家里有一幅画,画的内容是一对布依族男女青年在山坡的青青草地上对歌,远处背景是一幢幢灰白色的石板房。他说,这幅画是出自北方一个画家之手,三年前,画家来到村里写生,被美丽的石板村所深深吸引,画家于是在他家里住了7天,临走时,画了这幅画送给他。老人还说,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他们已经全部成婚,都分家居住,其中小女儿嫁给了一个汉族人,他和老伴身体很好,每天早上5点他就起床晨炼,现在他最高兴的事是为外来参观者做向导。话音刚落,他拿出一个红本本,很自豪地说,这是花溪区人民政府颁发给他的奖状,因为在过去的两年中,他为本村的旅游业作了杰出的贡献。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老人的妻子在客厅里备好了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那是一顿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农家饭”,两位老人用自己酿造的纯香糯米酒和刺藜

石板村落 镇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53072647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