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对德育课兴趣措施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德育课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修养、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人文素质的最好课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的教学。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不是专业课,不是学技术的,不感兴趣,以致不想学,甚至产生了听不听德育课无所谓的心理。因此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如何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一些尝试:
一、创设氛围。从课堂开头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能克服一切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里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产生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意向,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往往是影响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学内容经常涉及到时事政治,如果引导学生对这些时事政治进行关注、思考,并进行必要的时事评论,就会更突出政治教育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用5分钟的时间),将事先准备好的最新的国内外大事或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通报并评论。在时事材料准备过程中,学生学会自觉地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查阅资料,收听新闻,理顺思路,写出提纲,并希望自已回答的时政材料最新、最好。比如讲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时,上课前的5分钟,由学生专门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摘要了人民日报等重要党报党刊的一些主要时评,讲明这些都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出的战略决策。通过这样学习,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走出课堂,从社会实践感受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德育课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里的“实际”包括学生“小我”的实际和“大社会”的实际。这种“实际”资源相当广泛,作为德育课教学,教师必须加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将教材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呢?调查和访问就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有效途径。如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二课的“保护资源环境”这一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对周边的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活动之前,就社会调查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做了专门详细的布置,对环境、资源问题与生产活动的知识进行了认真辅导。由于学生具有了相应必备的调查知识,他们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获得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再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更深。于是他们写出了一批质量较好的调查报告,如《地球的呼唤》、《中专生与环保》等,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不仅提高了思想觉悟,同时也检验了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了解社会实际,内化知识,并且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观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设置疑问,从寻找答案产生兴趣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
激励学生对德育课兴趣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