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879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成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法。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研究方法叫实验法。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得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世界公认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有下列哪位心理学家创建的桑代克。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由此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由移植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叫感觉。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叫似动现象。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应叫做知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拼过感觉是甜的,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即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种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是指知觉的选择性。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识记是意义识记。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后摄抑制。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有意识记。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机械识记。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指形象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是抽象。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是指思维的独立性。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做分析。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得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区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影响。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创想象。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过程叫综合。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快速地在较短时间内找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敏捷性。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做原型启发。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比较。全面地辩证地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性。这是指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十分复杂,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指求异思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理想。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观察到的事物的数量是指注意的广度。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注意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而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是马斯洛。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正强化。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予批评就是I型惩罚。人的意志行动的
心理学科目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