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国培项目2010-10-26).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李忠如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提纲
相关理论
教师成为研究者
关于有效教学的认识
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理解
实例分析
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出现了一种“反思性转向”。以美国为开端,关于反思的讨论迅速在教师教育界兴起。这种讨论的结果就是形成了“教师即研究者”( Elliott, 1990)的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不应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研究者。
教师即技师(Teacher as technician)
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
学与教在课堂中的统一


教材教法
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经验
焦点:老师如何教?
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的理解
理论模型
焦点:学生如何学?
课堂
理论与经验的互动
经验
理论
支持预测
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
具有解释的能力
能应用于广泛的现象
有助于对复杂现象的思考
作为资料分析的工具
提供一种深层次交流的语言
源于实践
实用
个人化
嵌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较模糊,不易表征、把握和传授
难以跨领域的交流。
解释
建构
教师职后教育的焦点:PCK
学科教学知识
内容知识
学习者知识
背景知识
一般教学法
课程知识
教育目标
教学推理
理解
转化
教学
评价
反思
新理解
PCK的核心成分
如何做学情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认识方式与差异
呈现方式多样化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对呈现效果的检测与反馈
如何将特定的知识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
哪些知识学生易解,教师可以少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学?
哪些问题是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
学生常见的错误是什么?如何辨析和纠正?
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容易误解和混淆的问题
某一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上位知识与下位知识的联系
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所学知识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
知识间的联系
学科本身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
学科的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
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
学科最核心、最有价值的知识
指标
PCK的成分
PCK的构建:实践反思
内容知识
课程知识
教育目标
一般教学法
学习者知识
背景知识
理解
转化
教学
评价
反思
新理解
研究风格的转变
三十年前, 教育工作者们很少关注认知科学家的工作, 在认知科学研究的初期, 研究者们的工作是远离课堂的. 今天, 认知研究者们更多的是与教师合作, 在真实的课堂情景中检验和改进他们的理论, 因为在教室里, 他们才能看到不同的课堂情境和不同的课堂交往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摘自《人是如何学习的》
走进课堂,解决学与教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职后教育要求
掌握基本的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兴趣,选择若干个研究问题,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
根据自己的研究框架,查阅和分析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构建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具(如问卷、测试卷、访谈提纲等)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国培项目2010-10-2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492242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