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比象征渲染烘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1)暮春   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思念故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逢病军人                        卢纶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河潢旧卒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⑴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 ⑵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答案 (1)同:都是返乡士兵。异: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归乡。(2)对病军人的同情。 (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兰竹诗郑板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上面两首诗歌的主旨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答案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点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凋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秋日怀九华旧居杜苟鹤吾道在五字①,吾身宁陆沈②。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①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2)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答案 (1)用烛影、蛩鸣衬托诗人的孤独和酸楚,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2)①身在异地,对故乡的思念。②弃官归隐的思想。③为自己的处境深感悲苦。④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标准。金陵(其二)李白地拥金

对比象征渲染烘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