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慢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分期及特点;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身体状况;饮食护理和病情观察内容。
学习难点:
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和并发症的识别。
一、概述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简称肾衰,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导致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一、概述
慢性肾衰竭分期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又称肾储备功能减退期。
Ccr < 8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无症状。
肾功能已下降但临床无肾衰竭的症状。
一、概述
慢性肾衰竭分期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又称氮质血症期。
Ccr 25-5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出现临床症状。
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
一、概述
慢性肾衰竭分期
肾功能衰竭期:
又称尿毒症期。
Ccr < 25ml / min;Scr > 445umol / L;
BUN > 20mmol / L;症状明显。
肾功能极度下降,出现各系统症状。
Ccr < 10ml / min 尿毒症终末期。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原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SLE性肾病。
梗阻性肾脏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特别提示
我国常见病因顺序:
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梗
阻性肾病。
国外常见病因顺序: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肾小球肾炎、多囊肾。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
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学说--发生肾小球内“三高”;
矫枉失衡学说;
肾小球高压和代偿性肥大学说;
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血压增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三、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
系尿素等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引起。
首发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后期
口中有氨臭味,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十二指
肠炎、消化道出血。
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腹胀、恶心呕吐、腹泻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