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态、服饰、仪表、风度、生理特征等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地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果戈理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老舍也认为“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静态的摹写,动态的描绘,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简笔勾勒的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还可以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性的描摹。在肖像描写中要注意一、写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二、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切忌“脸谱化”.社会是复杂纷繁的,生活中的人物肖像是多彩多姿的切忌“平板化”。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描绘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外貌特征,或突出重点,或以点带面,切忌“表面化”。外貌描写只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方是目的。2、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无论描写何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服务。因此,动作描写切忌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要力求避免东鳞西爪,杂乱无章,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还要防止动作相仿,陈词滥腔,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动作描写贵在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表情等描写则主要是描绘人物的静态。3、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其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其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就叫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内心独白。一般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景物烘托。即绘景而显情。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心理概
人物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