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傩戏中的面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则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一云南东部一四川南部一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时至今日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傩戏群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地戏、傩堂戏、变人戏。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在傩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黄金四目”面具。《周礼夏宫》说:“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来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方相氏成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样神秘可民。在傩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而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除了《周礼》等等诸多历代文献对傩面具作了较为生动和形象的描述外,、中占、近古的傩面具实物和面具图像。发现近代以来的傩面具的实物则更为丰富。例如四川巫山大溪出土的双面石雕人面、山东滕县岗上村出土的玉雕人面、首肃永昌鸳鸯池出土的石雕人面、辽宁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泥塑女神头像等等就是远古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傩面具。河南安阳和浚县、北京房山和平谷、陕西西安和城固等地出上的青铜面具则是商周时期(上古)傩面具的典型代表。广西西林出土的西汉青铜面具、江苏徐州出土的西汉王质面具、湖南淑浦出土的汉代滑石吞口等等正是中古时期的典型傩面具。近古和近代以来遗存的傩面具,全国算起来,可谓成千上万,其中一部分是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更大一部分亘至现在仍在民间流传或为傩戏艺人收藏。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在傩文化圈子里的人们的意识中;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绚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例如制作面具时要先举行“开光”仪式,取用面具要事先举行“开箱”仪式,存放面具要举行“

傩戏中的面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