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国重器》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通过三天晚上观看纪录片《大国重器》,令我感受颇深、回味犹长……《大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讲述了中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大型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强盛的脊梁,是现代化的基石,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抓住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工艺,核心人才,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的固化学习的成果、持续改进和升级,形成了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企业适应市场及客户需求的能力,使核心竞争力落到实处。 作为机械行业的一员,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在很多方面与及同行业的差距,要以强烈的危机感鞭策自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争取有利的贸易地位和竞争优势。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的模式。要想发展就必须创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我们的伟大事业。纪录片中的几个细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技能同等重要,纪录片中讲到铝合金焊接时,那位女焊接教练说:焊品如人品,她真正做到了表里如一。看一下我们的焊接质量,我们焊接工人缺乏的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需要逐步健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焊接技能实操培训,切实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并固化落实创新,创造严谨的生产环境,从而使每一个员工自觉形成严谨的生产作业习惯。2、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叶轮设计者崔连顺;攻克转子焊接技术的刘霞;殷瓦焊接高手周丽芬;克服了殷瓦焊接变形技术难关的周蔚慈等。这些高技能人才她们都是女职工,可以看出纪录片中给我们传递的一种信息、在机械行业里女职工一样能顶半边天,一样可以引领高端技能。我们公司女职工不占少数,应该充分发掘她们的潜能。3、纪录片中拉小提琴的高级焊接技师杨建华师傅,想必给大家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有40多年的焊接经验,培养出来12个徒弟,他自豪的说:如果我把40多年的经验传授给这些年轻人,一定要比我强,将来我中国的企业发展、那还有啥愁的了。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他以厂为家及传帮带的工作精神。我们要传承杨师傅这种精神。杨师傅对创新的理解更是值得学习,他说: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工人在实际工作中把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制造出来,也是创新,而且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今年,,以及我们单梁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无不体现着工人的智慧与创新。我们要鼓励大力发扬这种创新精神,争取更大的创新。4、片中讲到的一位工人名叫苏建,通过长期记录弯管的数据达12000多个,最终总结成册,编成软件。我们公司可以说不乏这样的机电专业毕业人才和工人师傅,那些从事多年起重机制造的师傅们,他们心中装满了图纸,装满了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想如果把这些经验方案汇总起来,然后有专业人才把它规范化、标准化,并固化落实创新,一定会形成一项很了不起的智慧创造,我们的产品质量、服务创新会有一个新的突破。5、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这样讲:我们国家有一种偏颇,比较重视高学历,而不那么太重视高技术的培养,但是作为一个装备制

《大国重器》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