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验报告(经典).docx实验一・不同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测定及其比较(一)、实验内容: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水分、容重和pH测定的仪器与使用方法;气温、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的吋空变化。(二) 、目的要求:熟悉生态学生态因子测定的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特点和规律;比较分析以上生态因了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异同及其原因。(三) 、主要仪器设备:温度计、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环刀、铝盒、土壤钻、小铲、烘箱、50ml小烧杯、玻璃棒、土壤筛(孔径1mm)、分析天平、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等。(四) 、实验方法及原理:研究生助教介绍照度计、土壤温度计、pH计等仪器使用方法和观察记录方法后,学生分成8组,在校园中选取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开展光照强度、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pH等的时空测定。照度计:测定太阳辐射强度(单位为umolm-2s-l)o一•般采用照度计,它是利用光电原理制成的。光电池具有一个氧化层,在光的作用下,从那里放出电子,只耍用一个低电阻的电流表把金屈膜和金屈基部相连接,就会发出一个与光强度成止比的电流。这种电池对300-700nm的光是不是灵敬的,而且具有反应迅速、不需要外接电源等优点。测定吋,在照度计的电池槽内装上电池,把光电头插头插入仪器的插孔,打开开关及探头盖,照度计的显示屏上显示读数,待数字稳定后,把光敏探头置于欲测光源处,便可读数。显示屏的读数分4档,每档相差10倍(单位为lx)o温度计:温度包括气温和土壤温度。主耍介绍土壤温度计。土壤温度计的原理与构造与一般的水银空气温度计相似,所不同的是土壤温度计一端弯曲,以便读数。土壤温度计冇不同长短的一组温度计组成,以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测定时,在土壤表面挖不同深度的小坑,把不同深度的温度计埋至不同的深度(注意温度计的底部与地表平行),把土填回,用手压实,一小时后便口J读数。pH计:pH计有多种类型,可根据精度的需要选用不同的pH计。本实验使用PHB-3便携式pH计。该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为±,先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后,用纯净水冲洗测定电极并用干净纱布拭干,便可对被测溶液进行测定。土壤水分测定: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分析生态系统的水分动态及贮水能力。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为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前一种出间土壤的实际含水量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很多,所用仪器也不同。风干土屮水分含量受大气屮相对湿度的彩响。它不是土壤的一种固定成分,在计算土壤各种成分时不包括水分。因此,一般不用风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而用烘干土作为计算的基础。分析吋一般都用风干土,计算时就必须根据水分含量换算成烘干土。测定时把土样放在105〜110°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则失去的质量为水分质量,即可计算土壤水分百分数。在此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群落内外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由于太阳和地球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以及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反射和散射介质的差异,太阳辐射具有时空上的显著差异。植物群落由于叶子对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植物群落内外的太阳辐射也冇显著的不同。测定时,在群落内外随机确定若干个测点,从早到晚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各点的光照强度。群落内外温度及其变化:地球表面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气温也存在吋空变化。植物祥落由于植物枝叶的作用,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变化与群落外不完全和同,具冇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测定时,在群落内随机确定若干个测点,群落外确定相近的1—2个点,从早到晚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五)、具体步月(1)光照强度:既观测其时间上的波动(10:30、11:30、12:30、14:30的波动),乂比较一个生态系统内部不同高度(如地面、、3m处)、不同生态系统Z间的差异。(2) 土壤温度:既观测其时间上的波动(10:30、11:30、12:30、14:30的波动),又比较不同土壤深度(表面、10、15、20cm)、以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3) 土壤水分:比较不同土壤深度(0-15、15-30、30-45、45-60cm)和不同生态系统Z间的差异。(4) 土壤pll:比较不同生态系统0-15cm层土壤pll的异同,分析原因。(5) 空气温湿度:除了时空动态之外,还可以分析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六)、结果记录(混交林)光照时间/:30树干18601600290010300林冠中部1780171016201290林®^彖17701710165013801240033802400188011:30树干2500380020009500林冠中部2500220011002100林®^彖22002200166018001570045003100
生态学实验报告(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