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6章 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11/10/2017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学习目标
广域网协议概述
HDLC协议原理及配置
PPP、MP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
、配置及维护
帧中继协议原理、配置及维护
11/10/2017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广域网概述
广域网简称WAN,是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广域网是一种跨地区的数据通讯网络,使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设备作为信息传输平台
广域网主要用来将距离较远的局域网彼此连接起来
LAN
LAN
WAN
11/10/2017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广域网技术与OSI参考模型
对照OSI参考模型,广域网技术主要位于底层的3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
WAN技术
Network Layer

Data Link Layer
LAPB、FR、HDLC、PPP、SDLC
Physical Layer
、、EIA/TEA-232
11/10/2017
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广域网连接主要技术
点到点连接
通过分组交换方式的连接
Packet
Switching
11/10/2017
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点到点连接
点到点的直接连接就像打电话一样,这条连接被两个连接设备独占,中间不存在分叉或者交叉点。
特点:比较稳定,但线路相对利用率较低。
点到点连接主要形式:拨号电话线路、ISDN拨号线路、DDN专线、E1线路等。
链路层封装的协议:PPP和HDLC。
11/10/2017
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分组交换连接
分组交换连接指多个网络设备在传输时共享一个点到点的连接,也就是说这条连接不是被某个设备独占,而是由多个设备共享使用。网络在数据传输时使用“虚电路VC”来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常见的广域网分组交换形式:、帧中继、ATM等。
分组交换设备将用户信息封装在分组或数据帧中进行传输,在分组头或帧头中包含路由选择、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信息。
11/10/2017
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面向比特
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法
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
地址
标志
控制
信息
帧校验
标志
11/10/2017
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各字段的含义(1)
标志F:占8bit,“01111110”,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地址A:占8bit,若以非平衡方式传送数据,此地址为次站地址;若平衡方式传送数据,为确认地址。
控制字段C:占8bit,根据最前面两个比特的取值,将HDLC帧分为三类: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前者用于传输信息;后两者用于对链路进行监督和管理。
11/10/2017
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各字段的含义(2)
信息Info:网络层的数据包单元。
帧校验序列:检验范围是从地址A字段的第一个比特到信息Info字段的最后一个比特。
透明传输:HDLC最大特点是不需数据必须是规定的字符集,对任何一种比特流,均可以实现透明传输。只要数据流中不存在与标志字段相同的数据。万一存在这样的数据,即数据流中出现连续6个连1的情况,可以用零比特填充法解决。
11/10/2017
1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

第6章 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