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对外贸易战略.docx2004年中国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和努力终于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为中台,同时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环境的新政策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格的形势下面,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很多的问题浮现并逐渐加剧。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该积极完善,从而解决对外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11对外贸易进口中的问题自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逐渐对中国打开,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进而大量的产品开始涌入中国。在对外贸易的进口过程中,一些给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消耗带来不利影响的产品也随之流入中国市场。 111资源消耗型产品的进口国家数据统计显示,近些年我国的进口产品中一些低级产品的市场交易额在逐渐减少,但是一些资源消耗性的产品,如润滑油、矿物燃料以及其他消耗型原料的进口在进口产品中的比例增长幅度加大,特别是一些石油天然气的相关产品的增长尤其明显。虽然进口的资源消耗型产品能够对我国的资源储备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们的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从1993年开始,中国在石油产品的对外贸易问题上面,由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随着我国对油气产品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使得中国对于国际油气市场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分析得出,2010年我国的石油进口总量已经达到了1亿吨左右,净进口率突破了40。这样的形势给我国的油气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了很严峻的问题。 112易污染型产品的进口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很多国外的易污染产品也开始流入中逐渐提高,一些使用氟氯烃的冰箱、空调器等进口产品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进入了中国市场。在这些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给我国环境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加重了环境的压力。此外,一些化肥的进口同样给环境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这些化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形成二次污染,使一些水体富营养化,从而造成一些赤潮现象,给近海区域的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还有一些进口的农用塑料薄膜产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无法有效处理,因其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的特性,从而造成白色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在进口过程中由于易污染型产品的大量进口,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这样的进口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13废弃物转移进口由于中国的产品制造在技术上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的形式直接向中国转移废弃物的现状。 2006年,在废弃物的进口上面,美国、香港、日本的进境废弃物占到了进口总量的213、113和78。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03年仅英国就向中国倾销有毒废弃物达到362吨,市场价值1155万英镑左右。这些有毒废弃物主要是旧衣物、电池、有色金属废渣等,甚至还有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废弃物,它们的再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一些西方国家以兜售资源性废弃物为名,将一些对环境危害巨大的有毒废弃物转移到中国大陆,如广东南海、浙江台州出现的将洋垃圾拼接成品牌电脑的事件,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屡被媒体曝光。在进口产品中,一些国家将本国禁止使用的产品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对外贸易出口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极速增长。随着中国加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出口贸易份额也不断地提升。但是在产品的出口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生产技术没有达标,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21矿产资源的损耗严重在产品的出口过程中,很多矿产资源的损耗极其严重。由于矿产资源的出口量增大使得很多地区的矿产资源都遭到了盲目开采,一方面使得宝贵的矿产资源破坏严重;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急剧恶化的后果。由于开采技术的落后,一些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或有毒物质,对产品的合格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对环境的污染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一些稀缺资源的开采方面,由于投进的自然资源远远高于产出水平,使得很多的稀缺资源的损耗相当严重,导致这些资源更加稀缺的情况。比如说,在稀土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开采技术的落后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稀土成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使得本来蕴藏量不大的稀土资源面对了严峻的开采形势。 122生态资源的破坏加剧在生物资源的出口方面,由于人们无节制的开采和捕杀,使得这些资源的数目开始大为减少。由于盲目的出口,这些生物资源的破坏程度加剧,很多相关的生物资源衍生品的质量下降,一些生物资源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产品的出口导致了人们的大量捕杀,如鹿茸、貂裘等,严重破坏了地区的生态平衡。
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对外贸易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