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治理——法律框架与调研案例
蒋学跃深圳证券交易所二○一○年十一月
内部交流请勿外传
2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治理
(二)公司治理解决的几个问题
(三)公司治理的几个策略和措施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框架与基本制度
三、我国民营公司治理状况的案例和调研结果
主要内容
3
什么是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一种调整各方利益分歧的机制或制度安排:股东、管理层、债权人、(消费者、社会公众)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一)
4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二)
外部机制:市场(资本市场:并购;经理人市场)、舆论(媒体)。这是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内部机制:各种权、责、利的设置。这是公司法研究的重点。
5
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利益冲突:“代理成本”,由利益不一致导致的。
利益冲突的类型
6
利益冲突的类型
股东之间:大股东(majority shareholders)和小股东(minority shareholders)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
股东与债权人
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消费者)
7
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方法和措施
策略
时间
规制策略
治理策略
约束
从属
任免
决策
激励
事先
规则(rule)
准入
选任
提议
信托
事后
标准(standard)
退出
罢免
否决
激励
8
规制策略
含义:是指通过具体的规则来调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大陆法系国家要求公司设立时法定最低资本。
规制又分为:约束和从属。
9
约束策略的类型
规则。事先的,要求立法者预先设定好各种规则,如最低资本制、代理投票权、并购中的公开要约制度。
标准。是事后的,是要求司法者在出现违规后,按照特定标准追究违规者的责任。如英美法上的“信义义务”,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公司时必须以“善意”方式,要求关联交易过程中关联方必须是“公平”。
10
从属策略
含义:从属策略是规定委托人与代理人建立代理关系的条件,是一种外部的。
对比:约束策略是规定已经建立起委托关系后的代理关系的内部条件。
发生效力的途径:法律可以要求代理人在确立代理关系前,向委托人披露代理服务的质量,也可以为委托人提供退出的途径。
上市公司治理法律框架与调研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