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讲稿新华区教体局教研室音乐学科韩群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来自新华区教体局教研室音乐学科教研员,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今天交流的题目是关于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当中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我将通过“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对一年级上册的识读乐谱教学内容展开论述。一、说课标(学习课标,强化认识)1、音乐课程标准对于识读乐谱的界定我们在新修订的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当中对识读乐谱是这样论述的“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识读乐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应该是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音乐学习中。因此,课标当中对“识读乐谱”在各学段的内容也做了详尽的说明:首先,识读乐谱在课标中划分为音乐课程四大内容领域当中的“表演领域”,和演唱、演奏同属于音乐教学当中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从而为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其次,各学段在识读乐谱的教学内容要求如下:1—2年级,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年级,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7—9年级,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由各年级段内容安排可以看出识读乐谱主要有以下两项内容:一是“认”、二是“唱”。认各种音乐记号、音名和符号;唱是通过记忆音名即音高,模唱简单的乐谱达到最后顺畅的识读乐谱。这里的“读”其实就是视唱的意思。整个三个学段的识读乐谱知识由浅入深,梯度渐进的安排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有序性。2、小学一年级识读乐谱教学内容分析1—2年级,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一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习的起始阶段,(本阶段与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课标对本学段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本学段的教学目标侧重于“激发和培养”、“开发和体验”,在识读乐谱的学习上也是以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歌曲学唱、聆听乐曲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运用声音、语言、形体动作表现出对音符、音乐符号和音乐记号的感知和理解。在这些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音乐聆听习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长短、强弱、节奏、节拍等)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二年级认识音符、唱名、模唱简单的乐谱打下基础。一年级识读乐谱的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音乐符号和音乐记号,以及会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出来。一年级识读乐谱的教学难点:在认识音乐记号、音乐符号的基础上,能准确的表现出来,并用唱名模唱出简单的乐谱。3、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具有自然地嗓音、灵巧的形体。对于声音、图形、色彩捕捉力强。在学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儿歌和童谣,音乐的感受力比较丰富,是通过聆听、表演来感受音乐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对节奏的感
小学一年级的识读乐谱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