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马小丁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
请问这是什么?
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法不同!
同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结论不同!
Y
Y
Y
基本情况
2012年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
《暂行办法》的出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有关社会稳定风险管理要求的具体工作的体现;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基于一系列的“转变”,或者说,基于一系列新的、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环境和条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的科学判断;
投资项目建设的现实条件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视项目与当地社会的相互适应性水平,重视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重视项目与当地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本概念
何为“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是指因重大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或潜在影响)相关者合法权益,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引发群体性事件或个体极端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
为什么强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求的提出,基于以下转变:
发展环境和条件转变
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的最终目标转变
投资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转变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变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判断:
我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改变--资金、技术等内部因素的约束开始降低,而社会、土地、环境、生态、资源、能源等外部性因素的约束在加强。
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为人的发展服务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投资项目管理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项目目标、价值判断、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发展的最终目标的转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投资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转变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建立新型的投资管理体制
政府作为全社会代表,在发展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发挥两种作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管理者和提高社会公共福利的投资建设者--对投资项目的外部性影响进行管理和控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条件
建立综合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采用更加有效灵活的管理手段--规划约束、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准入标准限制、土地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控制、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评估和审查、社会风险控制等--对投资项目的外部性影响进行管理和控制。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从单一的评价理念到全面的评价理念
从单一的物质投入产出关系的分析到复杂的社会风险的分析
从单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到综合的价值判断标准
从单一的技术、财务评价方法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从单向性的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到双向性的社会评价方法
--现有的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已经能够承担“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任务。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