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知识.doc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哲学部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4、维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5、辩证法主张事物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全面的且承认矛盾。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且否认矛盾:根本区别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7、为马克思注意哲学的产生奠定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本质特征是他的实践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命题的提出人时毛泽东。11、马克思主的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3、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14、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15、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16、发扎你信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否定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17、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即数量,度是质和量的统一。1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不同的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曲折性;事物的房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20、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第一位,外因第二位。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位是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22、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24、认识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认识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25、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特点是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和生动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具有间接性,普遍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26、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目的是实践,实践觉得理论,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27、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28、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形式。29、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30、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唯物主义就是反映论。3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 工人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32、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曾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33、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的属性。34、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和人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