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风云
第一章坐而论道
北京宛平西八十里,有一山,气垫雄伟,山上有三峰,山峰傍有二处深潭,因潭上多柘树,因此而得名-----潭柘山。山里有一寺庙,因庙后有龙潭,庙前多柘树,寺名也就名之为潭柘寺。其寺最为古老,相传比北京建城还要早,古人有谚语:“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寺内殿宇崇闳,亭榭精致,院内遍植清竹,竹下是流泉,泉声清冷,与山中飞鸟和鸣相谐,如琴筑之响,细而不沉。因潭柘寺灵气袭人,又加之风景绝佳,多少年来,香火一直很盛。
潭柘山半山腰处,有人开辟出一大块地,倚山植梅数千株,中无杂树,故人称“梅园”。梅园旁边有一小酒馆,因靠近“梅园”,而取名为“赏梅酒馆”。
一九九年,早春的一天,来潭柘寺上香许愿的人极多,原本艳阳高照,突然之间,朔风四起,彤云密布起来,就在人们惊诧万分之际,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飘落下来。那些来上香的客人,原认为这早春的雪下不了多久,也不会太大,谁知这鹅毛大雪愈下愈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他们中间有一个年轻人,见这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无休无止,下个没完,不耐烦起来,踏着没脚深的雪,迎着北风迤逦下山而去。那时,雪还在下,而且下得还很紧。
走到半山腰梅园处,酒馆门口站着老板,见他独自一人下山,便招呼他,“年轻人,下这么大的雪,为什么还要下山?”“我要赶车,回去还有事情。”“哪能回得去?这么大的雪,山下的公交车就停了,还不如进来喝点酒暖和一下身子---------,再说,梅园里的梅花开了,您不看看?”
年轻人一听,暗忖道,“梅花开了?这早春的梅花可不得不赏。”这人极爱梅花,能在这潭柘山看到早春怒放的梅花,真是难得幸运的事,他心里想着,脚就进了酒馆。酒馆后门同梅园相通,一进酒馆便闻到一阵似有似无,淡淡的梅香,他顺着通道进去,见梅园里花海连天,迎着大雪冲寒怒放,心神不由为之一荡,连忙叫道,“老板,给我烫一壶二锅头,再切一斤牛肉,我要在这儿喝酒赏梅。”老板应了一声,便吩咐服务员去厨房为他烫酒。
这时,从门外又走来一位衣衫破烂,手拿竹筒的老道士,他对老板行了个道礼,笑道,“老板,行个善,给我来一壶酒,暖暖身子。”那老板见他,脸色一沉,“我这儿也不是道观,凭什么让你白吃白喝?上几次的帐你还没结,等帐结完了,你再来喝酒吧。”那道士见老板如此,又行了个道礼,说,“我下次一定将您的账结清。”老板不耐烦起来,挥着手说,“你每次都这说,下次结清账,可哪次结清了?快走,快走。”
那年轻人从梅园里见老板如此,便走了过来,对那道士微笑道,“老人家,恰好我一人喝酒无趣,能不能过来一起喝酒?”那老道士细细打量了他一会儿,笑着说,“好,好,我也正想找人喝酒哩。”
老板见他要请那道士喝酒,很是诧异,说道,“这老道士有些是个白吃白喝的主儿,你还请他喝酒?”年轻人笑道,“这下雪天,遇见了,便是有缘人,你不要说了,快上酒。”老板见说不动他,便悻悻然进里屋催促服务员烫酒去了。
片刻,酒烫好,菜也切好了,年轻人又要了一个燃着酒精块的锅仔,让服务员端到梅园的曲廊里一间带有暖气的屋子里,与道士边喝边聊。
道士问他,“有缘人,请问尊姓大名?哪里人?”年轻人忙回答,“林康,黑龙江大兴安岭人。请问道长的法号?仙观何处?”那道士笑道,“法号无尘,云游四方,居无定所,现暂居在潭柘寺。”
两人面对着怒放的梅花,闻着似有似无,丝缕不绝的梅香,边吃边聊,很是快活。
无尘道长问道,“你到潭柘山来做什么?”林康一笑,说道,“此事说来好笑,前几天做了一梦,梦见有人指引到潭柘寺来上香许愿,说是极是灵验。第二天晚上又做了同样的梦,我很惊诧,于是今天就来了。这种事很是奇怪的-----,呵呵,道长,不要笑我。”“我哪能笑你?世上本来很多事都是因果相辅,道玄相成的,我哪能笑你?”他略一沉吟又问林康,“你许的是什么愿?”林康摇头笑道,“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出来就不灵了。”道长也哈哈大笑起来。两人同时举杯,一干而尽。林康又为道长斟满了酒,自己也倒上了一杯。
“小兄弟,你信佛还是信道?”无尘道长问林康。“我既信佛也信道,都信。”无尘道长“哦”了一声,问道,“可看过《道德经》?”
林康清了清嗓子,朗声诵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尘道长拍手笑道,“小兄弟,了不起呀,象你这样的年轻人竟然能如此顺畅地背诵《道德经》,真是难得。”他望着林康,拈须微笑,“既然小兄弟与我道家有缘,我就为你占上一卦,算一算你的前世今生。”林康向来不信那些算命占卦看相之类,见他如此说,就笑道,“看来道长也要学《红楼梦》里的疯癫和尚和跛足道人,不知你有没有窥测天机、预测末来的
私募风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