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研究
作者孙昌彬
一、背景与意义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有初中的三个年级,共有教学班30个,每年级10个班,在校生1500多人。其中,每个年级设置二个走读班,其余都是住校班。我所担任初一(1)班是走读班。我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教数学。走读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一般不如住校班的好,原因是,优质生源大量地涌入住校班,走读班的生源基本上都是临河中学周边的学生,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小学时他们的学,学生厌学情况严重,尤其是数学特别地差。我是很努力的,每天放学后留下部分学困生,为他们义务补课,我与学生常常显得筋疲力尽,坚持一段时间以来,效果一直不是很明显。
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从关注自己的“教”转到关注学生的“学”,教师要学会怎样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习能力等。所有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说,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教师。我校从2009年3月引进了“杜郎口教学模式”,我们数学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定时定点的进行研究,这给我们数学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真地动起来了,合作学习的氛围也有了,学生的课堂展示也有了,老师的指点也有了,课堂真的热闹起来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教师的课堂预设教学目标存在问题,教学目标的落实也不到位,在最应该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小结的地方,时常看不到教学目标的踪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不当,二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生成性目标挖掘不深。为了真正落实减时增效,减负增效,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上述两点,否则,老师做得再多,只怕是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思考了好长时间,最后决定,我要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进行实验研究,于是2009年就申报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与课堂教学生成的研究》这一县级微型课题,并得到上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批准。这是对我个人教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教科研实力的考验。因此,我认真学习科研理论,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总结我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方面的得与失,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做了很多的个案分析,积累经验,以期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同时也为其他教师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二、现状与目标
上面提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效课堂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开展有效课堂的研究,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引用有效课堂教学思想,应该从课堂教学目标开始研究,即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和课堂教学资源生成开始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理念,它已经获得了一线教师的认同,大家已经能够自觉地按照三维目标的理念撰写教学目标,但随之也出现了空泛罗列理念、一厢情愿地表述教学愿望、滥用行为动词等问题。
例1,《比0小的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经历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3、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4、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5、用有理数表示生活中的有关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