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杂志邮箱:******@32005年第期(总期第期)77-7866/D邮发代号:767-82主编:猛。2005年3月目结束在我们未走出银河系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色:太空中明亮的恒星。的确,每当夜晚,恒星们总能把天空装饰的五彩斑斓,今天,我们将目标锁定在这些恒星上,让我们大致看一下明亮的恒星。前言目结束1、恒星2、恒星的颜色与温度3、太阳——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目录图为天狼星恒星的图片4、恒星群5、星座封刊底刊结束恒星在地球上遥望夜空,宇宙是恒星的世界。恒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诞生的那天起,它们就聚集成群,交映成辉,组成双星、星团、星系……恒星是在熊熊燃烧着的星球。一般来说,恒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大。只是由于距离地球太遥远的缘故,星光才显得那么微弱。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在星空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给它起名“恒星”,意思是“永恒不变的星”。可是我们今天知道它们在不停地高速运动着,比如太阳就带着整个太阳系在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但别的恒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以至我们难以觉察到它们位置的变动。恒星发光的能力有强有弱。天文学上用“光度”来表示它。所谓“光度”,就是指从恒星表面以光的形式辐射出的功率。恒星表面的温度也有高有低。一般说来,恒星表面的温度越低,它的光越偏红;温度越高,光则越偏蓝。而表面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光度就越大。从恒星的颜色和光度,科学家能提取出许多有用信息来。 历史上,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和哲学家罗素首先提出恒星分类与颜色和光度间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赫-罗图的”恒星演化关系,揭示了恒星演化的秘密。“赫-罗图”中,从左上方的高温和强光度区到右下的低温和弱光区是一个狭窄的恒星密集区,我们的太阳也在其中;这一序列被称为主星序,90%以上的恒星都集中于主星序内。在主星序区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区;左下为白矮星区。 恒星诞生于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星云”或者“星际云”)。恒星的“青年时代”是一生中最长的黄金阶段——主星序阶段,这一阶段占据了它整个寿命的90%。在这段时间,恒星以几乎不变的恒定光度发光发热,照亮周围的宇宙空间。 在此以后,恒星将变得动荡不安,变成一颗红巨星;然后,红巨星将在爆发中完成它的全部使命,把自己的大部分物质抛射回太空中,留下的残骸,也许是白矮星,也许是中子星,甚至黑洞…… 就这样,恒星来之于星云,又归之于星云,走完它辉煌的一生。 绚丽的繁星,将永远是夜空中最美丽的一道景致。目结束如果你在夜晚观看星空,很难想象,它们是巨大的球体,更难想象它们的颜色和温度了。如果你说,恒星是黄的,太阳例外,是红色。那你就大错特错啦!恒星的表面温度高于内层温度,而恒星间的表面温度又不相同,所以颜色当然不同。天文学家观测发现,表面温度达到35,000℃,发出的光呈蓝色,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发出橙黄色的光。而有的恒星温度更低,只有3,000~4,000℃,发出红色的光。于是,天文学家把恒星分为7类,并以以下的字母表示:O、B、A、F、G、K、M。O类恒星为蓝色,M类恒星呈红色。下面我用图表表示出来:恒星的颜色与温度目结束蓝色恒星O类35,000℃浅蓝色恒星B类20,000℃白色恒星A类10,000℃黄色恒星F类7,000℃橙色恒星G类6,000℃浅红色恒星K类5,000℃红色恒星M类3,
天文杂志——恒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