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古诗文阅读教案(一)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老子》六十三章:轻诺必必:必然,一定。寡信。《逸周书·大戒》:无转其信,转:指心意改变。《诗经·齐风·南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虽危不动,虽危不动:即使遇到危难也不动摇。贞信以昭,贞信以昭:正直诚信的名声在外。贞,端方正直;坚定,有节操。昭,本义为光明,这里用作动词,显扬,显示。其乃得人。《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果:果然,果真,这里指一定办到。《礼记·儒行》:儒有不宝金玉,宝: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宝。而忠信以为宝。刘向《说苑·谈丛》:人倍信则名不达。倍:通“背”,违背。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扩展阅读:《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贞:这里指固守正道。谅:这里指为了信用而不顾是非。《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dǔ)笃:忠实,一心一意。,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游:交往。。本不固者,末必几(jī)几:危险。。雄雄:强有力,杰出。而不修者,其后必惰(duò)惰:懒惰,懈怠。。原原:水的源头。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耗:损害。。名不徒徒:空。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遂:成就。,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反之身者也:要反过来向自身寻求。。商鞅立木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战国中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公孙氏,全名公孙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因此下文称他为卫鞅。后来他辅佐秦孝公,因功受赐商君之号,封于商地,人们又称他为商君或商鞅。一般认为,传世法家著作《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所作。【西汉】司马迁(前145年-?):《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具:准备好。未布,布:公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已乃:不久,旋即。国都:秦国的都城。市:市场。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怪:惊异,觉得奇怪。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jī)年期年:一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法:依法惩处。太子,君嗣(sì)也,嗣:君位继承人,一般是帝王或诸侯的嫡长子。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qíng)黥:又叫墨,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yuè),说:通“悦”,高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 jǐ )人足。家给人足: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乡邑:乡村与城镇。邑,诸侯国,或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这里指城市。《商鞅立木》扩展阅读:吴起立信(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吴起吴起(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人,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擅长用兵,曾在鲁国做将军,后又事奉魏文侯,文侯用他做西河守。武侯即位后,听信谗言,吴起逃往楚国,楚悼王用他主持国政,威震诸侯。楚悼王死后,宗室大臣攻杀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为(w
燕秭竹:部编本八年级古诗文阅读教案(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