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端详”的意思;通过换偏旁,拓展“详”的形近字;读准形声字“玲、叭、糟”的读音;编顺口溜有区别地识记“叭、趴”;学会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评奖”;组词法认识“弄、糟”;观察字形,学写“筋”。 ,通过填词法有感情朗读玲玲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明白“开动小脑筋,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一、课前谈话,理解“端详”,学习“详”。 并明确学习目标同学们往这儿看,对,就看我这个人,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呵呵,大家说的可真够细致。还记得刚才,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老师的这些特点的吗?仔细观察、仔细地看,我们还可以叫做(出示卡片:端详)什么?非常准确!再读!仔细端详这个“详”字,你还能想到哪些右边是羊的字?(洋:三点水,跟什么有关;祥:示字旁,跟什么有关)同学们是怎么认识这么多字的?(看书,老师教?)是啊,每天的语文课大家都跟着老师、课本学习生字。我想大家每天语文课上学到的不但但是生字吧,你还有哪些收获?(出示学习目标)请仔细端详屏幕上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提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包含着我满满的期待,大家有信心完成吗?你打算怎么做?老师期待着你的努力与进步。我们再来端详一幅画,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二、观察插图,引入课题,学习“玲”。 你看到了什么?(随机板书:玲玲)玲玲,是不是这两个字?来,读一读!怎么记住它读玲?哦,一半读令,整个字就读玲,再读读! 两个同样的字在这里读音一样吗?(在人名或称呼中,我们常把相同字的第二个读为轻声,感觉格外亲切)预设1、继续看图交流画中的内容。前面只说到玲玲。师:其实除了玲玲,这幅画上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仔细观察爸爸和玲玲的表情和动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会提问题的孩子是最善于思考的孩子,但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好好读读小故事《玲玲的画》。(补充课题) 预设2、前面说到爸爸和玲玲。师:仔细观察玲玲和爸爸的表情和动作,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会提问题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但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好好读读小故事《玲玲的画》。(补充课题) 三、初读课文,初识生字,整体感知。 我听说咱们班的孩子特别会读书,尤其是,我想知道,你有什么读书秘诀教给我们吗?谁还想分享自己的读书秘诀?听起来不错,咱们更要看结果。请你自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明白。先完成的同学请做端正,准备展示。学生接读课文。(评价秘诀很有效,谢谢你的朗读)刚才同学们在读书时,我就在观察,我发现开始大家的表情是微笑的,后来就皱起了眉头,再后来又微笑了,能告诉老师这是为什么吗?(玲玲开始画了一幅画很满意,后来彩笔掉在上面把画弄脏了,再后来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心里很高兴)2 哦,玲玲满意我们就——(画笑脸),玲玲伤心我们也——(画哭脸),玲玲又满意了,我们也——(画笑脸),同学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玲玲,这就是用心读书。 四、学习满意段,理解“评奖”,认识“奖”。 那谁来读读玲玲开始非常满意的那一段?(课件:第一段)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什么叫“评奖”?哦,你能联系生活中的事情来理解词语,很会学习!大家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奖”字?真是生活处处可识字,同学们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啊。一想到自己的画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