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学原理的行政管理论文一、“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这些年来一直在向前推进,但是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白淑杰认为应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从资源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形式的角度出发,以“整合”为核心来探究一种更科学、更符合开放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他认为“整合式”教学实践需要解决资源共建、共享以及课程评价体系问题。高丽、张凤艳、李见恩提出要在“政治学原理”授课中运用动态教学法,所谓动态教学法是指在讲授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发展变化的眼光和思维方法,把教科书中的基本理论与现实政治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求更具体、生动、真实地加以阐发。张荆红提出教师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应将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落实到政治学原理教学的每一环节,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陈莉莉认为在“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郭淑清、范丽娟提出教师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尊重个体的生命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态教学模式是提高“政治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陈红、宋强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认为该模式实质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新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付金柱认为在“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采用“读写议”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研究成果是对“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富有重要启示意义,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但是前人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政治学原理”的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各种方法都是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绝对有效的方法。传统的讲授法在目前仍然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方法,所以仅仅将其作为批判的对象也是非理性的。因此,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仅仅为了方法而研究方法。除了方法研究,还要探讨“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什么?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课程改革的思路。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政治学原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概念多、理论性强。例如,主权、政治、国家、权力等概念均是对人类政治社会中某些共同特征的归纳,在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物,学生在接受相关知识时就容易感到空洞,兴趣寥寥。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洗耳恭听”,是机械的记忆和记笔记,教师和学生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好像平行的两个世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诚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趣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 ,突出鲜
基于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