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制度崔冠瑛20084841简介香港是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繫,為本地和海外的客戶及投資人士提供各類投資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市場的特色是流通量高,市場在有效和具透明度的監管下運作,各項監管規例都符合國際標準。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政府恪守盡量不干預金融市場運作的原則,並盡力提供㆒個有利營商的環境。政府實施低稅政策,稅制簡單,使各類商業有更多主動權及創新空間。香港十分重視法治及維持巿場的公平競爭,不會阻止外國公司參與本地的金融市場,更不會限制進出本港的資金流量。此外,本港亦無實施外匯管制。金融市場銀行業方面,截至2002年12月底,香港有133間持牌銀行、46間有限制牌照銀行和45間接受存款公司。此外,有94間外資銀行在本港設有代表辦事處,分行總數逾1400間(不包括在本港的主要營業地點)。這些外資銀行來自37個國家,其中73間是屬於全球最大的100間銀行。香港的銀行從事多方面的零售及批發性銀行業務,例如接受存款、貿易融資、公司財務、財資活動、金銀買賣及證券經紀業務。香港已連續八年(1995年-2002年)獲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經濟最自由的地方。香港的銀行業務約有55%以外幣為單位,並以對外為主,顯示香港在全球銀行業中的重要地位。截至2002年9月底,各間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所持的海外資產總值3,866億美元,使香港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銀行中心之一。香港的外匯市場發展成熟,買賣活躍。本港沒有外匯管制,且位於有利的時區,這對促進外匯市場的發展,十分有利。由於本港與海外的外匯市場緊密連繫,香港的投資者可以全日24小時在世界各㆞的市場進行外匯買賣。根據國際結算銀行每3年一度的全球調查,香港在2001年以成交額計算是全球第七大外匯市場。香港貨幣市場主要包括銀行同業拆息市場。貨幣市場主要是給機構進行批發層面的銀行業務。香港的銀行同業拆息率,是由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資金供求而決定,所以,此利率是香港短期貸款最重要的價格指標之一。在2002年首九個月內,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市場平均的每日成交額為1,751億港元。以截至2002年12月底的資本巿值計算,香港的股票市場是世界第十大市場,在亞洲則排名第三。本地股票市場上有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包括普通股份、期權、認股權證、單位信託及債務證券,供投資者進行買賣。截至2002年12月底,在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主板市場掛牌的上市公司有812間,資本市值總額約達35,591億港元,當中有125間為內地企業,這些內地企業自開始2以來直接及間接地透過香港集資共7,316億港元。第二板市場(即創業板市場)於1999年11月設立,為有增長潛力的公司提供另一集資渠道。截至2002年12月底,有166間公司於創業板上市,總市值達522億港元。在聯交所內進行的交易透過「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進行。第三代電子交易系統,即「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已全面投入運作。新系統提供一個連接投資者、經紀及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以提高市場效率及促進股票市場的網上交易。至於衍生產品市場方面,截至2002年12月底,共有八種期貨及期權產品於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進行買賣,包括與指數及利率有關的期貨及期權合約以及股票期貨。由於小型恒生指數期貨廣受投資者歡迎,小型恒生指數期權亦於2002年11月推出。隨恒生指數期貨及期權合約的交易於2000年6月轉以「自動交易系統」進行,衍生產品市場的交易運作已全面電子化。兩個交易所內進行的交易透過三間互連的結算公司進行交收及結算,該三間公司分別是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公司及香港期貨結算公司。在股票市場上進行的交易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進行交收及結算。作為該兩個交易所及三間結算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自2002年5月起開始分階段引入新一代的「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3)。在該系統全面實施後,ASS/3亦可以支持更多具備不同特性及交收期的地區及環球產品。該系統將提高香港市場及市場參與者的營運效率。除股票及期貨市場外,本港亦有一個活躍的場外交易市場,該市場主要由專業機構參與運作及使用,而涉及的產品包括與股票、利率及貨幣有關的掉期、遠期及期權合約。香港是全球最開放的保險業中心之一,其開放程度獲得歐洲共同體委員會報告《第三國家給予歐洲共同體信貸機構及保險公司的待遇(1992)》確認。該報告指出:「香港給予外國保險公司國民待遇,對外資機構亦無實施任何重大的限制。」截至2002年12月底,本港共有195間認可的保險公司,其中96間在香港註冊成立,其餘99間則分別在26個國家註冊成立,當中以美國公司最多,其次是英國公司。近年,香港的保險業市場每年都有良好的增長,臨時數據顯示,2002年首㆔季的保費總額約為670億港元。金融市場的監管為配
香港金融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