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F/AHA心衰诊治指南(2015)
2
HFrEF和HFpEF的定义
定义
EF%
EF值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
≤40
收缩性心衰
EF值正常型心力衰竭(HFpEF)
≥50
舒张性心衰
HFpEF,临界型
HFpEF,改善型
41~49,收缩性与舒张性混合
>40,有收缩性心衰史,经治疗好转,EF升高
3
心功能分级
ACCF/AHA心衰分级
NYHA心功能分级
A
有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结构性心脏病或心衰的临床表现
无
B
结构性心脏病,但无心衰临床表现
Ⅰ
日常体力活动无限制
C
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现在有心衰临床表现
Ⅱ
日常体力活动轻微限制
Ⅲ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限制,休息时无心衰表现
Ⅳ
任何日常体力活动均有症状,休息有心衰表现
D 难治性心衰,需特殊治疗措施
4
概述
年龄≥40岁美国人心衰的风险是20%
确诊心衰后5年的死亡率50%
5
心衰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具备以下5个因素中的3项:(1)腹部肥胖;(2)高甘油三酯血症;(3)高密度胆固醇降低;(4)高血压;(5)空腹血糖升高
6
结构性心脏病及其他原因
扩张性心肌病
家族性心肌病
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导致的心肌病:肥胖、糖尿病性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缺乏症
中毒性心肌病:酒精、可卡因、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肌损伤、营养等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感染
风湿性疾病
7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1990年,日本首次报道,急性期左室收缩末期形状像日本捕章鱼的“篓”
由应激诱发,表现为急性可逆性左室功能障碍,而无冠心病史
8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女性多见,约占82-100%,尤其是绝经后中老年妇女
大多数病人有明显诱因(应激),如脑血管病
胸痛、胸闷约占2/3,可有剧烈胸痛,气促晕厥,类似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期约22%出现急性肺水肿,15%心源性休克,9%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9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ECG改变
90%患者ST抬高,27%Q波,97%T波倒置。大多数病初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继之在下壁导联和胸前导联出现T波倒置。心电图异常可因心功能的恢复完全正常化
急性期
亚急期
恢复期
10
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
心肌酶学改变:约一半病人CK-MB, TNI一过性轻、中度升高
超声心动图:急性的一过性室壁运动异常,累及左室心尖部或中部,心尖部或中部运动减弱或消失,心底部运动增强;一过性心功能受损,射血分数下降
冠脉造影:无明显冠脉狭窄,部分病例可诱发冠脉痉挛(21%)
左室造影:心尖部或左室中部无或低动力学状态,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收缩期外形呈球形改变,像“章鱼篓”
ACC心衰治疗方法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