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柳永俗词之浅见.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 7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柳永俗词在历代词论家的眼中,一直屈处于弱势卑陋的地位。但柳永俗词开拓了宋词发展的新境界。以其通俗、生动的特点使读者、听众备感亲切且易于理解。柳永俗词以俗语表现俗情,其词作中的女性心理及形象尤其值得关注。关键词:柳永;俗词;俗语;俗情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7-0108-02作者简介:李美琴(1967-),女,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工会干部。收稿日期:2007-10-27宦。’遂流落不偶。”[3]一、柳永的生平创作历来词评家指摘柳词恶俗之失,亦不在少数。《碧鸡漫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 (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 (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 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 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二、柳永因俗词招致的恶名及写作俗词的原因柳永词分雅俗。其俗词,很早就已被作为一种现象来描述。但后世许多的读者及评论家真正关心接受的似乎还是他的雅词,反复被人吟咏传唱的只是《八声甘州》、《雨霖铃》及《望海潮》等。柳永的“俗”,命定的却是这个伟大词家的悲剧命运。“俗词”的创作使柳永招致恶名,从此与高雅的士大夫阶层划开了分明的界限。柳永亦因此名累,终其一生于仕宦一途沉沦不举。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云:“(柳三变)喜作小词,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儇子纵游倡馆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呜呼,小有才而无德以将之,亦士君子之所戒也。”[2]仁宗尝曰:‘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志》言其“声态可憎”[4]。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屯田轻薄子,只能道‘奶奶兰心慧性’耳。”又曰“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贬斥之辞,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从中国文人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柳永一生

柳永俗词之浅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1 MB
  • 时间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