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研究.docx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研究王晓燕(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甘肃白银730700)教师的师德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一、 师德教育的基木内容师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阶级、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师德不同的内容。师德,通俗地讲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调整教师与教育事业、学生、同事、自身关系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师德是一个综合范畴,是由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信念等方面构成的。师德的核心内容有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所谓的师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表面上所讲的道德问题,还可能是心理品质问题,甚至是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二、 师德教育中区别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必要性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在其内涵、范畴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由于二者间特殊的内在关系,心理问题完全有可能涉及师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一般来讲,在师德教育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教师木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当中。由于教师的人格障碍等心理原因所导致的事件有很多,所以,如果单单从德行的方面来理解,并只通过道德教育途径来解决类似的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次,表现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当中。在当今,由于承受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生活在不健全家庭,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等原因,某些学生心理变得十分脆弱,遇到一些小问题和挫折就难以承受,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在青少年当中击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当高。它严重阻碍着青少年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阻碍着他们的学习进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然而,对于这些迹象单一地从道德品质方面寻找原因显然是不合理的。由于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对人的行为规范的影响等的不同,在师德教育中把它们一概而论,不加以区别,甚至否定心理问题的存在,都是不科学的做法。而在师德教育过程中有意地注重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则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三、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师德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师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有些教师由于自己心理的不健康或不平衡,对工作采取消极态度,不爱岗不敬业,对于教学没有责任心等;有些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常常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他们长期甚至是一生的发展。因此,如何使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四、 通过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综合考虑,从多方面着手。为此,整个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和教师个人都应积极努力,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师心理健康与师德教育的关系中,教师心理健康对师德教育起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热爱学生的促进;2•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促进;、为人师表的促进;4•对严己宽人、团结协作的促进。因此,在进行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