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阅读.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袆有趣与有料——麻辣语文教师蔡朝阳的儿童阅读观袄卓阅英文童书馆JoYoKids | 2015-05-0807:28虿卓阅语:前些日子,卓阅转发蔡朝阳老师在第十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的演讲《不可知的未来与教育者的职责》(点击阅读原文收看)引发热烈讨论。这位被大众称为麻辣语文教师的蔡朝阳对儿童阅读的观点如何?我们来看看他的又一篇好文。芇有趣与有料——我的儿童阅读观羆蔡朝阳:70后,诸暨人,居绍兴,生存于教育体制之夹缝。空想家、准公民;爱思想、爱智慧;教书课子、卖文买书。著有《阅读抵抗荒诞》、《救救孩子》(郭初阳、吕栋合著)、《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等。芅大家好!莀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儿童阅读的研究者或者指导者。其实我的身份是中学教师。我关注儿童阅读其实很简单,就因为我成了一个父亲。现在,我喜欢给自己的一个标签,是:文艺中年,资深奶爸。芀所以今天来谈儿童阅读,完全是以一个多年来一直在与孩子一起共读的奶爸身份来谈的,属于野人献曝。肆我个人一度是热爱读书的人,年轻时跟人家比赛读书,一年读100-120本,基本上是三天一本的速度。自己爱读书,然后对读书有这么一个认识:就是说,一个人在当今世界,必须做到终身学习,否则要被日新月异的世界抛弃,那么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自学,而自学的核心就是读书。所以,一个自小爱读书的孩子,就功利性的层面来讲,就是拥有了终身发展的能力。当然,我个人其实更喜欢一种非功利的态度,就是好玩。读书多好玩啊。人生很漫长,不读点书,何以遣此有涯之生?莁第二,我认为还有一种能力与阅读相关,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写作的能力。写作不是单纯的遣词造句,而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写作就是让自己时刻变动不居的瞬息万变的思想固定下来,所以写作是一种规范自己的思想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有比较好的写作逻辑的人,也会有比较好的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这个能力是迁移的。你安排自己瞬息万变的思想,你就能安排自己的人生。肂但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阅读是最基础的。肈标题是“有趣与有料”。这个也不是我的原创,是冉云飞先生博客的三个主题词,我的朋友郭初阳,开了一个越读馆,借用了冉匪的说法,说越读馆的教学,就是:有趣、有料、有种。后来,一个很著名的微信也用了。膆我今天说儿童阅读,只说有趣与有料,原因是,一则,我认为,只要孩子们读有趣有料的儿童读物,将来自然会有种;另外,就目前儿童阅读现状而言,其实,是父母、成年人更需要有种,而不是孩子。螂有趣就是好玩,有料就是有内容。我回顾我与我家小朋友一起读的书,大致符合这两个要求。因为,尽管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很多选择,但归根到底,这个孩子的阅读倾向,是由我们父母塑造的。我写过一个文章,叫做《从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薀菜虫的绘本趣味,自然也是被我与虫妈塑造的。我偏向于热闹、幽默、恶搞,总之是好玩的。像李欧·李奥尼那样的,菜虫就不是特别喜欢。袇菜虫喜欢的是大卫·香农、约翰·伯宁罕、大卫·威斯纳这样的,尤其是超级搞笑的。《迟到大王》读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去幼儿园,大家问,菜虫你又迟到,他就说,被下水道的鳄鱼咬住了书包。众皆大笑。这符合阅读的一条原则,就是人类寻乐的本能。芆一、纯粹的阅读乐趣的重要膃之所以我一开始就找有趣的书给孩子们读,就是基于这一条:乐趣。就是我所谓的有趣。,而非教化薆就是说,我认为,教化是乐趣的副产品。说实话,我最讨厌的词语就是说教。我们跟孩子共读,唯一的目的就是,我们享受亲子时光的乐趣。诸如以认字为目标的阅读,功利性太强,会损害到孩子的求知欲。莅所以就书籍的选择而言,如果有一个书,里面充满了说教,那好,我绝不拿这个书给孩子读。第一,对于孩子来说,说教是无效的,达不成效果;第二,就阅读而言,说教起到反作用,剥夺阅读的乐趣。这第二点,是因为阅读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个人的创造,阅读是一种生产力,然你非得让孩子按照你的思路去阅读,这就是剥夺孩子的创造力。薄我从事教育18年,现在我的孩子三年级,我所观察到的,中国的教育者的问题,主要就在于,太严肃了,老是想着,成年人要给孩子们一些规训,不能放下架子,把自己也看作孩子,在一起玩。长此以往,孩子们天然就认为,有两个世界,成年世界和儿童世界,而成年世界是无法理解儿童世界的。。但是这个乐趣是很广泛的,搞笑自然是乐趣,但我们不能拘泥于搞笑,这一点,家长和老师是需要记得的,求知本身的乐趣就很大。古希腊人是热爱求知的,他们把饮酒、爱情和求知放在一起,都是作为乐趣。莅我们经常会纳闷,我们的孩子,为什么5-6岁时,有那么多问题,有那么多奇思妙想,而到了十二三岁,就变得乏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个时候不要问孩子们怎么了,而是要问,我们成年人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比如,孩子读书的时候,你有没有附加给他好多阅读之外

儿童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漫山花海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