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品味阅读芳香感受语言之美上传:宋和路    更新时间:2013-1-616:11:41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所以品味语言和领悟语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帮助学生提高领悟语言的能力呢?1品味阅读芳香感受词语之美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词语含义到理解,到文章整体的把握,再到情感的感悟,最终到情感的升华,去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济南的冬天》,把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改为和标题一样“这就是济南的冬天”,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个虽都是偏正短语,但中心语不同,改前中心语是济南,改后变为冬天。文章主要内容是在描述济南冬天的景物,所以标题以“冬天”为中心词非常合适。文中描写的那如画的山水,让作者对这块宝地情有独钟,不由得触景生情,把对济南的喜爱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在结尾加以强化,这样通过调换词语位置来品味语言,能体会到作者独具匠心的用词。《社戏》一文中通过“跳、拔、点、磕、架、踊跃”等动词的品读小伙伴们的特点及看戏心情。《散步》中作者介绍一家人散步时写道:“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去掉“我的”,也很通顺,但语意有何改变?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文章开篇基调就定得很庄重、很严肃,作者是借散步这件小事讲一个生命传承的大道理。2品味阅读芳香感受句子之美优美的句子不但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能使读者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去组织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优美句子,培养学生欣赏和运用优美句子的能力,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春》,“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江南的春十分细和密。“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给予人力量。《故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是说,我很吃惊,甚至是达到了震惊的地步。“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是说,作者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与(他)之间已经有了隔膜,而这种隔膜正是鲁迅所不愿意看到的,封建观念,等级之分。《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及双重否定句的运用都在文章的表情达意上取得了特别的效果,教学中可借用为品读的途径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优美的文字。我们小学教材选用的课文,其中的语言文字美更是好似涓涓细流随处可见。无论是叙事时的娓娓道来,还是描绘景物时的华丽词句,更有古代语言文字的厚重朴实。这些语言位子文字着学生们的情操,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可是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慵懒的不愿意去读课文,还有些学生读课文的时候生硬毫无情感,更有些学生一听到上语文课就会头疼不已。我想,这些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没有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就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新课标上指出,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

品味阅读芳香 感受语言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9-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