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题选题指南(仅供参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选题指南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是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与中教创新研究院依据有关法律而设立的旨在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校本研究的专业机构。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的政策精神和要求,现下达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法制教育行动研究》。课题审批号:CTF120048课题类别:全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莫治文(中国生命教育工作发展中心主任)研究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和国家关于在大、中、小学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探索学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途径,提高学校教职员工、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良好的守法、尊重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据权威数据统计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十四五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主要为:犯罪比例居高不下;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犯罪性质多为暴力犯罪;犯罪方式呈现团伙犯趋势;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增多。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活跃了国民生活,青少年在思想、文化、意识等层面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很大,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教育功利性凸显,“金钱本位主义”、“读书无用论”盛行,青少年群体过早离开学校,走进社会的人数不断增多。知识积累较少,素质相对偏低,对违法犯罪行为和结果的认识不足。当前引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非常复杂,从内因来说,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个性压抑、逆反心理、闭锁心理和群体心理等个体心理因素中的不良成分,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从外因来说,家庭、学校、社会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青少年在受到外部不良刺激时,感情容易冲动,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学校教育应试性突出,家长要成绩,学校要升学率,迫使老师教学特点注重应试性,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导致学生发展缺乏综合性,缺乏法律意识、道德标准模糊不清、盲从心理突出、心理发展畸形。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权利维护、尊重意识弱化。校园自杀、伤害等恶性事件频频爆发。学校教育应试性突出,忽视学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方面的素质培养。很多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长、老师)自身法律素养偏低,中小学校因师生冲突、体罚、变相体罚、冷暴力等一起的悲剧频频发生。法制教育的课程的渗透,提高师生法律、道德、责任方面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校园和谐程度,减少校园冲突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安全。本研究主要是以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结合我国教育体制,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心理、思想、道德意识、责任意识等实际情况,探索、设计符合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法制教育课程及法制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法制教育课程及活动的参与,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素养,强化青少年群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懂得权利义务的权衡运用、懂得尊重和自我保护,法制教育行动研究将弥补我国教育体制下法制教育的空缺,同时完善更多教育工作者对法制教育重要性

课题选题指南(仅供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