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4、: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同时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自我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学生观)我国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我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要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提高教学效果,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2)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3)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之问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教师观)新课程改革: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教学关系-帮助引导;与其他教育者关系-合作;对待自我-强调反思教师职业的发展经历了非职业化-职业化-专门化-专业化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根据政策的内容和层次划分,教育政策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在教育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有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规定义务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所以属于教育单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行政法律行为,是隶属关系之间的双方,由上对下实行的,如医院对医生,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等。类别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开除、免职等。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行政法律行为,具有公共行政意义,由特定行政机关实行如治安机关进行的,包括拘留、劳动教养、罚款、没收财产等。罚款是行政处罚,只有国家的特定行政机关才有行政处罚权。发展性标准是评价教育政策的首要标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公正准确是教育司法活动的灵魂和生命在教育政策中,总政策是其最高层次,体现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1)教育教学权是教师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主要指
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