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幼儿礼仪教育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我们中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礼仪素质,小则属个人修养,影响事业和人生成败;大则属社会公德,影响国家形象。说起幼儿礼仪教育,有家长认为,从小培养礼仪素质,使他们成为品德优秀的人,能为他们将来发展奠定基础。也有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懂礼了。其实,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懂礼仪、有礼貌的。从小培养孩子谦恭礼、与人为善、尊重别人,对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非常重要。在家庭中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父母要以身示范,树立典范。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做到与人交往时相互尊敬,相互谦让。日本人频繁的深度鞠躬,美国人常说的“我能为你做什么?”就是尊敬人和克己谦逊的体现。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的影响孩子。因此,在我们的现实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尊重。晚辈要尊敬长辈,谦虚接受长辈的正确教导和意见;吃饭要请长辈先就坐,要给长辈盛饭,拿碗筷。晚辈上学,放学,外出及回家都应该向长辈打招呼、问好;亲友采访要热情接待,亲友带来礼物应该表示真诚的感谢;礼物要有家长处理,孩子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迫不及待的打开包、分发或分吃;亲友告辞时应该起身相送,对老者要搀扶照顾乘车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礼节、规范,每个成员遵守这些规范,才能造就和睦温馨的幸福家庭,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在家庭中实施幼儿礼仪教育要注重传统节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祖先们遗留下来了许多的传统节日,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因此,每逢传统节日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除了让孩子能够铭记我国的传统佳节外,还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独特的传统礼仪,让孩子们知道礼仪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
家庭中的幼儿礼仪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