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还是防御? 四国最关键的是布局,任何战争中的军队,总要采取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结构决定功能,在同样的战斗力结构基础上,相对优越合理的组织结构,必然可以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但战斗部队的结构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在战斗过程中随着力量的消耗随时变化是必要的。 布局无外乎是攻击阵型和防御阵型。一般在高分区里攻击阵型使用的比较多一些,而在低分区里使用的防御阵型较多些。攻击阵型一般大头朝外,拼命冲锋,在开局就已经刺刀见红,碰到进攻型的棋手,可以在开局短短几十步棋之内,把铁路线血拼开,直接打入敌人的后方布雷区,这种闪击战对待新手往往非常奏效,趁着敌人立足未稳,一阵急冲锋,便可把敌人打的阵型大乱。类似于希特勒的闪电战,这种战法如果碰到老鸟后,往往因前面纠缠太凶,而到中盘时候只能靠旅团级的人龟缩防守,末盘更可想而知。而且你运兵冲锋的时候,你的铁路线往往也是洞开,碰到老鸟,一次绝地反击就够喝一壶的了。而防御性的棋手,会把大子全压在后,小子在前面试探或者辅以炸弹骚扰引诱对方大子。但是这种战法需要对方也使用同样的战法,如果遇到喜欢闪电战的老鸟,几轮冲锋下来,失地大半,旅团级以下的基层损失大半,虽然有大子殿后,但是也无法组织起象样的进攻。尤其在后盘,缺乏必要的兵力,往往被敌人压迫着打。其实这两种极端战法都有着缺陷。 毛主席曾经说过:进攻与防御是一对矛盾,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说白了,进攻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但防御也不不能废的,如果纯进攻或者纯防御的话,在战术上都是败笔。只有攻与守合二为一,才能百战百胜。攻中有防,防中有攻,还在于两者的互相渗透。当进攻的时候,遇到敌人强大的预备队反击时,也要采取防御的形式,切不可刺刀见红,直接将大后方暴露给敌人。当防御战斗的时候也要适时发起反冲击,反击,阵前出击等攻势行动,或者把敌人放进来,运用薛岳的“天炉盖顶”战法,围歼敌人。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在打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一般会以一部兵力阻击穿插敌人隔断敌人,而以主力用于进攻。 什么是最好的阵法 克劳塞维茨说过:“防御的规则以进攻的规则为根据,而进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根据。根据我下的经验我认为,一般采取在军旗一侧部署优势兵力,旅团级以上的大子,大部集中一侧,另一侧没有部署军旗的铁路线,可以适当分布一些小子,辅助放上一至两个大子,分配给一个炸弹,起引诱骚扰的作用,如果遇到强大的进攻,可以考虑焦土政策。因为重要兵力在另一侧发动强有力的反击可以更有效。而工兵可以分配在第一线,但切不可分布在纵向铁路线上,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捣黄龙挖雷,或者撞炸弹。但是一定要在最核心保存好一个工兵,以免在战斗末期碰到三角雷束手无策。关于布雷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觉得怎么布都能说的通,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布法。炸弹一定要保存好一颗时刻准备在进攻留下空隙或者是兵力不足的时候,血拼敌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在战斗后期我方大子消耗完,对方一个司令把守军旗的时候,可以避免平局的出现。关于司令军长等高级别的棋子,也要在第一线,战斗初期可以先进行营坐阵指挥,到了中盘相持战的时候,可以派出来放放风,消灭一些棘手敌人。这些经验仅仅是我个人的经验,欢迎广大棋友探讨吧.
军棋战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