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怎样对待不举手的孩子.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每次上课,当我一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却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不举手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少,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举手也要叫他们发言。幼儿园中常可以见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或者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来!“甚至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但为了使每个孩子得到发展,我们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性格内向的孩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锻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黄晨怡十分腼腆害羞,平时话很少,总是用眼睛悄悄地看老师,而当老师注意到她,她便迅速将目光移开。有一次,孩子们饭后在看动画片,而画画却独自一人在唱歌。我悄悄走到她身边,没有打断她,原来她在唱一首老师没教过的歌曲,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走到她身边竖起大拇指说:“你唱得棒极了,以后经常唱给大家听好吗?”画画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此后,画画不再是一只怕羞的“小黄莺”,教室里时常传出她快乐、优美的歌声,她的妈妈也说:“孩子胆子变大了,比以前活泼了。”。当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而此时,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发言气氛。在日常教学中,我常组织幼儿玩接龙问答游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之后,每个幼儿按坐位顺序依次回答,幼儿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了保证回答过程像一条龙连贯下去,每个幼儿都努力思考,认真回答,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消除了紧张心理,轻松自然地站起来,有的甚至回答十分精彩。幼儿是不尽相同的,作为教师应善于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使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起来,调动起不爱举手、不善于表现的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这样的教育才算真正收到了效果!

怎样对待不举手的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