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探讨.docx摘要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小企业实行,对规范和促进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准则内容不尽合理、会计人员能力不足、企业缺乏执行动力、衔接不顺畅等问题,需要关注并予以有效应对。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现状;对策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的小企业实行。已经几年时间过去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应对?企业和相关部门需要进行研究采取对策从而提升《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一、《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与实施的意义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人员就业、自主创新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安徽省有统计数字表明,全省中小企业一共有50多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8,工业贡献率达到了86。但是,中小企业会计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保护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规范管理小企业的账务处理,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我国曾于2004年6月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200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是效果不甚理想。而2006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执行动力不足,且《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过于复杂,企业执行成本过高,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推出符合广大中小企业的需求。但《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缺乏执行动力会计专业性较强,企业领导人往往一知半解。小企业中大部分是独资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会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小企业常面临着生存的困难,开拓业务是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往往希望财务不要影响业务的发展。他们认为,企业有客户了,产品有市场了,企业就有希望了。会计主要只是算算收入、成本多少,本身不能产生价值。有些企业只在内部记记流水账,报税的时候由代理报税机构来为企业代理填报。甚至有些企业领导人认为会计工作规范了,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反而可能带来束缚,所以对会计工作的态度有些复杂,甚至觉得会计不规范,更有利于混水摸鱼,有可能少计利润,少交税。二会计人员胜任能力不足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大大提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作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直接执行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否顺利推行。这需要他们重新学习系统化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这些更新的知识如何运用也需要一定时间磨合。有调查发现,小企业中大专程度的会计人员占45,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的会计人员占10;持有的会计证书以初级会计为主,持有比例也只达到25。有的小型企业甚至没有会计人员,他们委托会计代理公司代理记账。有的小型企业里会计人员年纪大,学历低,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不了解,只是凭着经验按以前的习惯来处理会计业务。三会计基础薄弱会计工作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必须重视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如日常工作中应做到会计凭证齐全,会计账簿及时登记,会计报表准确编制,会计档案及时整理、入库保管,会计工作中内控机制健全。但在小企业中,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要求常常被忽略。四转换衔接有难度首次采用《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