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型
项目代码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
申请书
项目名称: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研究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项目的意义
高校、科研院所和工厂或者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且通过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学校的发展,反哺教学和科研;第二,通过学生参与科研和产业化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第三,将科研过程和产业化的过程中获取的许多专业知识加以整理和积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第四,在科研和产业化的过程中积累的科研和实践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也可以加以整理,对其他的师生有借鉴意义;第五,在产业化和科研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意识到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知识的差距,有助于教学的实用化;第六,在产业化和科研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不仅提高创新能力,而且促进教学和考试(考核)过程中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则又可以促进科研能力,形成更多成果的产业化。
本项目研究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并且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科研能力培养、教学实用化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创新来引导产业,以实用化来适应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优势,发扬相辅相成的一面,克服其中的障碍和矛盾,同时避开或者减少三者结合起来造成的弊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20年来,许多高校和工厂、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
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三明治”模式和“交替型”模式。“三明治”模式是把学习分为3个阶段(“3—1—1”),前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完成全部或部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以及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预分配到工厂或研究所,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培养工程技术能力。学生最后一阶段回校,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和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并完成自己在工作实践中选定的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本科学业。这是一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双向参与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交替型”模式是把学习分为4个或4个以上阶段,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交替地进行。
二、继续工程教育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如下3种形式:(1)高等学校根据厂矿企业的需要发展计划外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80年代初高校急企业之所急,举办了各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班、专业证书班以及各种短训班,参加在职学习的人数数万人,及时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2)高校在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整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为厂矿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培养工程型硕士生。(3)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这种形式主要是工业部门、企业和高等学校利用各自的优势,设立学院、系或研究所等,为部门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三、工程研究中心模式: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组织下,选择有优势技术的学校或学科专业,设立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或以一个大学群为依托,成立“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