膆科技发达、工商繁荣,使得人们的饮食已经由当初之寻求饱食,改变成注重烹调方法及口感,然而近年来社会生活的压力,造成一般民众在饮食习惯又再次变成注重快速,因此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被大量采用,以节省家庭在烹调上所花费之时间,但也造成此类食品原本的自然营养素被破坏,相对地也造成某些成分被大量吸收,如热量、矿物质中之钾、钠等,由于营养素的不均衡而造成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儿童成长之异常等,因此如何调整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调节身体健康状况,将是身在现代生活下的您我需要注意的要事之一。莄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甚至「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溶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之文化,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证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蒁如何认识体质,从生活表现上可以有个大概了解,一般可分成三类体质(1)寒热证体质:热证体质会有紧张、兴奋、亢进、炎症、充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比较有口渴、喜欢冷饮、尿量少且呈黄赤颜色、便秘等表现,且精神容易呈现兴奋状态;而寒证体质则是弛缓、萎缩、衰退、无力、贫血等症状,日常生活上口比较不渴且喜欢热饮、尿量多呈颜色清淡、女性生理周期较慢等表现,精神上较没力的状态。(2)实虚证体质:实证体质的人中气十足、讲话有力、体力充沛、无汗且容易便秘;而虚证体质的人讲话时就较无力、体力虚弱、有自汗的现象、肠胃容易有下痢症状且脸色较苍白。(3)燥湿证体质:燥性体质的人体内水分较不足,容易口渴、干咳、便秘、女性则月经较少;湿性体质的人则是体内水分过多,容易有血压高、浮肿、腹鸣、痰多或下痢等症状表现。蚇了解体质后接着须知道药(食)物的性质,才能对证下药(食)物,因应体质上之寒热、虚实,所以药(食)物也分成(1)补泻性质:补性的药(食)物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存于体内、引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不良症状;泻性药(食)物则可协助将病毒由体内排出之作用、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毒之抵抗力。(2)温凉性质:温性药(食)物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退、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而凉性药(食)物则可使精神有镇静效果、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之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炎症、兴奋性、充血性、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冷症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日常食用蔬果中,温性食物如韭菜、葱、大蒜、辣椒、姜、胡椒等辛辣调味料、南瓜、大头菜、荔枝、番石榴、木瓜等,凉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白菜、空心菜、西红柿、萝卜、丝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平时可以选择适合之蔬果适量食用,但仍须注意就营养学观点而言,任何一种食物不宜过度或缺乏。羇1-1蔬菜类蒅1-1-1根茎类蕿(1)马铃薯莀马铃薯又称为洋芋、地瓜,为茄科植物马薯的块茎,原产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现在世界各地都已普遍种植,主要在夏、秋季采收,可当成主食亦可当成蔬菜。马铃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和皮肤湿疹等症。可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恶心反胃和皮肤湿疹等症。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磷、铁、无机盐、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食用马铃薯时需注意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平时含量极微,一旦发芽,芽眼、芽根和变绿,溃烂的地方龙葵素的含量会急剧增高,这是有毒的生物碱,不慎食入时会造成人体中毒,因此发芽或溃烂的马铃薯不可食用。(2)番薯蚇番薯又称红薯、白薯、地瓜、山芋、红苕、番薯、金薯、甜薯,为旋花科植物甘藷的块根。甘薯的原产地为美洲,明代时由福建长乐县一位陈振龙华侨在吕宋(现菲律宾)发现,甘薯味美适口,且产量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粮食作物,而加以移植回中,具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的功能,可用于痢疾、湿热、黄疸症、遗精、淋毒、血虚、月经失调、酒积热泻、小儿疳积之治疗。在民间,常用利用甘薯治疗湿疹、毒虫叮咬、夜盲等症。地瓜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维生素A、C、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地瓜品种很多,一般可区分为食用根茎部及食用茎叶部两种。食用时需注意甘薯在胃中会产酸,因此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用。有过敏体质的人生食甘薯后,可能会引起皮肤潮红,出疹骚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发烧,甚至昏迷等
药食同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